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近年来,利辛县西潘楼镇立足本地优质资源,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引扶结合,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创新扶贫带贫模式,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逐步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多元化“造血式”扶贫转变。
从一组数字中或许可以窥见一斑,西潘楼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3850 户 8750 人。2014 年脱贫 335 户 1097 人,2015 年脱贫 409 户 1270 人,2016 年脱贫 682户1394人,2017年脱贫1521户3111人。张集、张楼、刘营、郭楼四个贫困村,2016年全部脱贫。
欣欣向荣 产业扶贫酿新机
晚秋时节,落叶纷飞,皖北农村一片秋意浓浓。近日,在利辛县西潘楼镇郭楼村的旺而盛养牛场,负责人郭成华正在忙着整理秸秆,给牛加点饲料。旺而盛养牛场属于村集体经济,郭成华负责管理。目前存栏量共有100余头,一头牛能卖到2万余元。
村里下派书记武乙告诉笔者,郭楼村是少数民族集居地,一直有养殖牛羊的传统,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为继承发扬这一传统养殖业,郭楼村于2017年开始发展肉牛养殖,利用上级拨付的少数民族专项帮扶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了旺而盛养牛场。今年利润 30 万元,全部作为分红给村内的56户贫困户。
当天,贫困户郭成军正在忙着给养牛场拉秸秆,一天的工资是100元。郭成军的家属患有残疾,多次外出就医,家中经济十分困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就医补贴、光伏扶贫补贴等,在村内发展集体经济时,他还拿到了分红。
看到养牛效益不错,他也想发展养殖业,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在家中喂了 5 头牛。村里请来养殖专家上门为其进行肉牛养殖技术指导,还为其申请了种植养殖补贴。今年上半年,他的第一茬肉牛出栏了,一下子卖了 7 万余元,扣除成本还净剩 2 万余元。而郭成军也因为养殖顺利脱贫。“我平时在村里的养牛场里帮忙拉拉秸秆,看护牛群,一天 100 元。一个月有 3000 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各种贫困补贴和自己养的这几头牛,年收入达到了 7 万元左右。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郭成华高兴地说。
郭楼村是少数民族集居地,作为贫困村,只有闯出一条发展之路才能摆脱贫困帽子。2017年,在镇委镇政府指导下,郭楼村利用扶贫养牛项目,建“造血式”扶贫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郭楼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是西潘楼镇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近年来,西潘楼镇紧紧围绕“四带一自”,突出抓好“一村一品”,扎实推进特色种养扶贫,切实提高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全镇共建立产业扶贫基地 4 个,扶贫驿站5个,养殖小区4个,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加大产业种植养殖奖补力度,全年累计共发放产业种植养殖奖补资金 130 万余元。大力实施林业扶贫工程,强化“金银林”管护,确保成活保存率;因地制宜种养结合,着力做好林下开发;积极筹划确保“金银林”工程落到实处。2018年共流转土地近4000余亩,发放贫困户生态林补助收益近40万元。
授人以渔 扶贫驿站到村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种植养殖业,近年来,西潘楼镇更加注重就业扶贫,该镇鼓励将驿站建设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就业扶贫驿站,实现了“一刻钟就业圈”。
近日,笔者来到了位于西潘楼镇的镇北村扶贫驿站的车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在缝纫机上飞针走线制作着电动车挡风被。在巧手工人的工作台上,不一会儿,一条崭新的挡风被就制作完成了。
贫困户刘凤兰就是其中一员。刘凤兰因为身患疾病,常年服药,无其他收入来源,家庭陷入贫困之中。直到前几个月,扶贫驿站建到了她家门口,在经过简单培训后,刘凤兰上手非常快。现在的她一天能做 20 多个挡风被,每个挡风被可以拿到 7 元左右的工钱,每天能挣到 150 元左右。“家里有老人和小孩,不能出远门,这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我现在在家可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挣钱。忙了就在家干活儿,农活儿没有了就去扶贫驿站做活,也不少挣。”
据了解,近年来,西潘楼镇聚焦创业创新,以大力实施“居家灵活就业”工程为载体,不断拓宽当地妇女脱贫增收路。前期在与利辛县宜家纱业联合,为该村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带动百余名贫困妇女实现家门口脱贫增收。
利辛县宜家纱业生产负责人刘志龙告诉笔者,2018 年 3 月份,在镇北村扶贫驿站设立生产车间,为 100 余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挡风被月产量高达 3 万余条,让一批贫困户获得了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让贫困户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凭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贫困户每月最低收入2000元左右。
西潘楼镇把扶贫车间建设作为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快速致富的有力抓手,积极打造“扶贫车间”,开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村集体增收难问题,并为其树立自力更生的导向,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户都到扶贫车间来,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实现了企业、贫困户和村级集体经济、政府“多赢”。为了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实施就业扶贫,西潘楼镇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开展“六员”岗位人员清理,清理后的公益岗位人员由镇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待遇标准(含林业局、美丽办、文明办等部门安置的贫困人口公益性人员)定岗定责。2018 年设立扶贫“六员”公益岗位 748 个,每月每人 600 元工资,累计发放就业人员工资 534 万余元,可使近750户贫困户基本摆脱贫困。
精准脱贫 吹响攻坚战号角
在扶贫工作中,西潘楼镇树立精准脱贫风向标,健全工作机制。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首要位置,做到在精力上、资源上、措施上向扶贫工作倾斜,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据了解,西潘楼镇位于利辛县西北部,耕地面积 6.3 万亩,总人口 7.1 万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3850 户 8750 人。2018 年以来,按照上级部署,西潘楼镇相继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攻势”、“秋季攻势”。认真落实《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开展了镇村两级书记带头,班子成员跟进,镇直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的遍访行动。聚焦精准大调研,认真开展了“三个一个都不能”活动。继续抓好“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核查、“两册一审”评议和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全面排查了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做到及时整改,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有效提升。
近三年来,根据市县工作部署,西潘楼镇多次开展基础信息核查“回头看”工作。特别是2018 年组织开展的“聚焦精准大调研”,围绕“基本信息一个都不能错、精准施策一个都不能差、政策落实一个都不能缺”的目标,认真进行贫困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帮扶措施勾选、审核,全面开展疑点数据比对。扎实做好国办系统、省办系统、市办系统的修改维护工作,实现平台数据和各相关部门数据信息衔接,做到国办系统、市办系统、贫困户信息表、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扶贫手册》和贫困户口述“六相符”。
“三个一个都不能”工作开展以来共走访贫困户3831 户:其中电话核实 764 户;152 人参与此项工作;共修改基础数据32896条;排查疑似危房182户,已鉴定182户,审核通过81户;排查疑似慢性病人757人,已鉴定757人,发证738人,审核未通过给予结论 19 人;排查疑似残疾人 168人,已鉴定168人,发证165人,审核未通过给予结论3人;强化动态管理,完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制度,符合条件及时纳入建档立卡系统,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确保扶贫对象精准。2018年新识别贫困户25户61人;清退9户34人。
在推进光伏扶贫上,西潘楼镇专门成立了光伏扶贫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光伏电站的运维工作;各村相应成立组织,并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个光伏电站都按照相关条件安排1名光伏看护员做好日常巡查看护工作。该镇邀请县信义公司技术人员及县光伏办负责人员对全镇所有上岗的光伏看护员都进行了认真培训,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培训200余人次。制定了西潘楼镇光伏看护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实行奖惩兑现。该镇还认真做好各村光伏扶贫电站安全防护工作,在光伏扶贫电站醒目位置和重要位置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及报修报警电话,并在村级扶贫电站周围加装防护围栏,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全镇共实施光伏扶贫 2114 户,其中户用光伏 240 户;阚疃大集中光伏 340 户;建设村小集中光伏电站 40 座共6732 千瓦,虚拟到户1534 户;从2017 年10 月到2018 年 9 月全镇累计收益光伏发电扶贫资金1587万余元。
百花齐放 创新帮扶方式
在危房改造扶贫方面,西潘楼镇围绕县“摘帽”目标要求,扎实开展所有农村危旧房屋排查,符合危改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2017年全镇共实施危房改造 604 户,发放危房改造资金 1343.3 万元;2018 年西潘楼镇纳入改造范围共计110 户,目前已经完成施工 108 户,剩余户正在加紧施工,共发放危房改造资金250.3 万元。全面拆除全镇范围内的危旧房屋。结合环境整治,全面摸排拆除全镇范围内的危破旧房屋。大力实施厕改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镇 2018 年共实施厕所改建 7000 余座,累计投资 84 万余元。
小额信贷扶贫方面,坚持“户贷户还”原则,推进小额信贷工作。结合林业扶贫、特色种养扶贫、贫困户创业扶贫,全面摸排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底数,做到“应贷尽贷”。创新贷款方式,开展“拎包式”银行服务,确保贫困户获贷率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该镇共完成林业扶贫贷款 540 余户,累计实施林业金融扶贫贷款2775万余元。
在健康扶贫方面,全面实施“351”“180”政策,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用药报销不便捷问题。教育扶贫方面,及时更新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信息库,发放春季学期学生资助资金,目前已完成打款发放:职业教育雨露计划94人,14.1万元,贫困大学生救助63人,9.45万元;另外,还积极筹备建设残疾人之家、残疾人工作站,满足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确保年底前接受康复服务达到75%以上。
为了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西潘楼镇全面加强资金项目管理。推进扶贫项目库建设,加快制定三年扶贫项目规划。开展专项督查检查,确保资金项目完全匹配,项目实施如期推进,资金拨付规范高效。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连接了无数致富心声;一个个实体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让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个个项目让低收入农户逐步告别贫困,脸上溢满了幸福……
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全面脱贫的目标,坚持把扶贫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据介绍,下一步,西潘楼镇将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发起“冬季攻势”,打好年底收官之战。以提高脱贫质量为首位,以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强化担当为导向,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做好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和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摘帽验收工作,确保实现连战连捷。将扶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实施一户一策的扶贫工作策略,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