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亳州 > 正文

铺就致富路 叩开小康门 ——利辛县孙集镇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2018-12-11 16:43:51 来源:   编辑:任杰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站在秋天尾巴上的孙集镇,秋意盎然,处处绽放着丰收的景象。放眼各村组,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正在向规模化发展,金融、企业、贫困户捆绑受益,各级帮扶立竿见影,一栋栋土房危宅变身为舒适漂亮的小洋房,一户户从贫穷到蜕变为致富带头人的先进事迹……精准扶贫的种子正在孙集镇的各个角落焕发勃勃生机。

精准施策 力拔“穷根”

精准施策才能拔掉“穷根儿”。扶贫攻坚以来,孙集镇党委政府和联点帮扶的部门单位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了“脱贫菜单”。

笔者走进孙集镇冯楼村,种植合作社种植的水蜜桃、药材、蔬菜、等农作物涨势喜人,合作社理事长董旭正带大家采摘蔬果,并装箱上车,村民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贫困户刘子庆也正在忙着采摘桃园里刚刚成熟的桃子,不时与理事长董旭请教桃树种植相关知识。刘子庆因为和老伴儿两人身患有疾,只能靠两亩薄田维持生活,生活日趋困难,一度食不果腹。2015 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考虑到其生活困难,刘子庆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现在的他把土地流转给了村里的辰旭种植专业合作社,还每天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多元,生活条件改善了,心情也好了。

据了解,2015 年,返乡创业的董旭开始大力发展种植业,创办了以种植桃树为主的利辛辰旭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为社员 31 人,带动农户260 户,其中贫困户 90 多人,残疾人 12 人。自该社成立以来就流转了周边贫困户的土地,如今带动他们脱了贫,前来打工的农户每年有不少于 2 万元的收入,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在辰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2000亩地里,笔者看到,不仅种植了药材、蔬菜,还种植了西瓜、花生、红薯、果树等,再把这些农作物深加工成罐头,效益可观。合作社有收益,政府少费心,群众肯定会早脱贫致富。尤其在桃子挂果的季节,很多热爱采摘的人士慕名而来,产品供不应求。

合作社成立以来,运营良好,果树、蔬菜长势喜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平台,合作社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种植、科学种植。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模式,使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发展联合体,共同分享产业链收益,实现利益共同化。

现在的辰旭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是省级示范园,争取三年之内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集旅游、观光、采摘一体化的园区,更能带动周边群众的收入。未来五年内将打造成皖北地区最大的集旅游、观光、采摘、垂钓、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今后合作社还会吸纳更多精准扶贫户入社搞规模化、现代化种植模式,可实现脱贫致富双赢目标。

在孙集镇像辰旭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以产业带动贫困户们致富的不止一家。近年来,孙集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实施林业扶贫865户种植生态“金银林”1960亩;大户流转土地带动贫困户,共流转土地 5200 亩;该镇目前共有三个扶贫基地,其中刘营社区影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雪桃 500 多亩,栗土楼村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黄花菜 500 多亩,栗寨孜村爱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机葡萄 320 亩,三个扶贫基地共就业和分红带动贫困户200余户。

产业扶贫 激发动力

随后,笔者一行又来到孙集镇刘营社区,贫困户马向明正在自家的猪圈内给猪喂食。今年,他的养殖业发展态势很好,收入一下提高了。

马向明家有 5 口人,但仅有劳动力 1 人,妻子身体状况不太好,孩子都还在上学,负担实在沉重,2014 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在知晓国家政策温暖的同时,经过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多次深入与马向明沟通。马向明和妻子俩人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定要摘掉贫困户帽子。2016 年,马向明夫妻俩向银行贷款发展养殖业共养了 20 头猪,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还让家庭收入从以前一年两三千收入,变成了三万多元。

现在的他们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高兴地说,自己脱贫后会把贫困名额让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他也愿意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他一样困难的家庭。他说:“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

孙集镇党委书记曹福生表示:“这几年我们借助脱贫攻坚,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做到了贫困村全覆盖,非贫困村发展了两家。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民的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在辰旭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将近 2000亩,涉及贫困户50多户,土地租金在800元每亩。合作社不仅种植有果树,还种植蔬菜、药材,一年四季都有用工需求,最多时候有 200 多人,而且企业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一人一天 60 块钱的劳务收入,每个月干 20 天左右,这样每月收入在 1200块钱左右,一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镇政府在帮助合作社的同时,还通过宣传动员、教育、引导贫困户进行参与式扶贫,让他们主动到扶贫基地务工,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引导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强村富民 星火燎原

深秋时节,在孙集镇刘营村的田地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村民们都正在忙着收地里的红薯,随着收获机械的驶过,一趟趟红薯呈现在眼前。这些村民都是前来打工的刘营村村民刘西民说,“每天收入六七十块钱,一个月怎么着也得两千块钱。现在土地也流转出去了,比以前自己种地要强多了。”

在刘营村的土地上,现在有优质雪桃和梨等果树种植、中草药种植、蔬菜种植、绿色养殖等。该村充分发挥扶贫基地带动作用,目前已流转土地 507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 13 户,88 亩,提供就业岗位 60 余个,带动贫困户 56 户,183 人。基地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社会影响,计划宣传带动更多的返乡创业人员参与进来,分块实施,团队联合,

在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对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从技术来源到产品市场走向作出长远的科学规划,从整地育苗到农产品上市,严格依照科学的方法,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从生产到销售全程跟踪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何变“输血”为“造血”,让产业扶贫发挥最大的效益?孙集镇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实现产业扶贫的有序推进。建立规范有力的保障机制。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职负责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建立健全了定期例会、现场观摩、评比通报等工作推进制度,督促产业扶贫工作落地落实。

发展产业脱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孙集镇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扶持贫困户起步,帮助贫困户真正实现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自主发展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把一次性扶贫变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帮扶,真正做到了帮助农民精准脱贫。

孙集镇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精准识别 顺利脱贫

据了解,孙集镇为了更好的实现脱贫,谋划 9 个村(社区)长期作战图,对全镇、全村总贫困人口、总脱贫人口、已脱贫人口进行统计,对全镇总的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管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顺利脱贫。单位包村,干部保户,逐户进行走访入户核查工作,做到扶贫不落一户、每户不落一人、帮扶措施落实到位,最终形成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脱真贫的一套稳健的扶贫、脱贫体系。

完善贫困户的各项资料,更加详细的了解在册贫困户的基本家庭情况,聚各部门的职能有效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进行了一项精准识别风暴,对前期识别不精准人员进行整改。利用民政局、房产局、农机局、车管所各部门平台数据,对全体贫困户进行情况了解,对部分有房产、车辆、大型农机具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清退,同时也对落册的真实贫困人员进行纳入,真实做到应尽则尽,应入则入,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

实施帮扶措施,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有效解决贫困户的需求,根据致贫原因,将产业脱贫、异地搬迁、社会兜底脱贫、健康脱贫等一系列脱贫工程落实到实处。已脱贫后续工作不容忽视,积极做好脱贫户后续工作,防止返贫现象。针对已脱贫的村或个人一定要有相应的帮扶措施,帮扶项目、利用光伏发电站的建立和发展种养殖业增加集体性收入,为已脱贫户家庭增加经济来源,提供了扶贫向脱贫过度的桥梁,因此,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后盾力量。

在精准施策方面,孙集镇还实施光伏扶贫 1516 户,其中户用光伏 208 座;阚疃大集中光伏 245 户;建设村小集中光伏 23 座共 4178.4 千瓦,虚拟到户 1063 户;从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9 月贫困户累计收益光伏扶贫资金 685 万元。实施危房改造 54 户,发放危改补助金 133.1 万元。实施就业扶贫共有公益性岗位 210 人,每人每月 600 元工资;就业扶贫驿站6个,共带动贫困户就业150余人。实施扶贫小额信贷 237 人,授信 2 万元 9 人,授信 5 万元 228 人,累计放款1158万元。全面完成小额信贷任务。

此外,该镇还全面实施健康脱贫“351”、“180”政策,代缴农合 437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246 人;脱贫不脱政策人口 1112 人,新增贫困人员代缴新农合 62 人,使用各级财政资金79.884万元。实施教育扶贫职业教育“雨露计划”学生资助金17.85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19人。

在夯实精准扶贫基础方面,在今年春季围绕“基本信息一个都不能错、精准施策一个都不能差、政策落实一个都不能缺”的目标,镇扶贫办牵头各村社区负责,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基础信息大调研累计发现问题 23280 条,已整改 23280 条,全部整改到位。九月份以来围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开展大排查共排查问题2720条,已整改2396条,整改率88.09%。

产业扶贫犹如星火燎原,改变了昔日的穷乡僻壤,为农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也让孙集镇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步伐愈发坚定。

( 赵琳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1 10:19:23 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4月18日,迪亚斯·卡内尔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古巴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 新华社 拉美社89岁的劳尔·...[详细]
2021-04-21 10:18:53 茶叶“炒上天”: 一饼可以买一辆宝马
茶叶“炒上天”: 一饼可以买一辆宝马, 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详细]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马洁 记者 祝亮)作为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五一假期点燃了旅客们的出...[详细]
2021-04-21 09:48:54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记者 江锐)2021年全国赛艇春季冠军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东京...[详细]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传承经典,以诗文浸润童心,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课后...[详细]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