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 > 正文

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 坚持质量第一新导向 推动工商银行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018-07-25 18:50:1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境宁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既是对银行积极参与并以实际行动支持相关领域改革顺利推进的工作要求,也是对银行作为现代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发展要求。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总省行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价值导向,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攻坚战,推动全行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提高依法合规经营能力以支撑高质量发展。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牢固树立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理念,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结合总行内控合规“固本强化年”主题活动,切实加强监管政策和合规文化培训宣讲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学法规、人人讲法规、人人守法规”的氛围,特别是对各类新监管政策,组织各行各部门负责人带头学习,及时传导到每一个网点、每一位员工。开展合规风险排查,确保主要风险点的有效覆盖,有效落实“严密监测、严格核查、严肃整改、严厉问责”从严治行的总体要求,注重检查实效,为提高依法合规经营能力奠定基础。

提高信贷经营能力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信贷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抓手,马鞍山分行将把信贷经营与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紧跟区域经济特点,围绕马鞍山市政府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行动和“项目建设年”活动,优化强化金融服务,在马鞍山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攻坚期建设中,发挥国有大行应有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强信贷经营管理,科学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前瞻谋划信贷布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等方式,积极参与到马鞍山市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创新型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新兴基地建设、幸福产业等项目入库、落地。今年1-5月,马鞍山分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43.15亿元,其中公司贷款35.95亿元,个人贷款4.5亿元,票据贴现2.7亿元。

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以践行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分行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普惠金融监管要求和自身提升经营效益两方面,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工行网点渠道、存取汇兑、信贷融资、数据积累和品牌声誉等优势,不断优化传统金融服务。围绕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的金融服务转型方向,创新消费金融服务产品,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围绕解决“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成立普惠金融事业中心,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机制。以政银担、税融通、线上供应链、农保贷等产品为抓手,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优。前五个月共办理票据池业务23笔,累计发放金额7022万元;办理网贷通贷款1490万元。联合本地知名商场、加油站等百姓日常消费场景,开展“爱购周末”品牌信用卡消费满额立减优惠活动,主动回馈广大工行客户,累计拉动消费金额4200万元。积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支行以零售业务为主要经营定位,利用互联网金融、新服务和新产品布局,加大对农村市场目标客户的辐射。

提高资产质量管控能力以巩固高质量发展。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稳健发展观”和“正确风险观”,真正将风险管理作为生命线,全面研判风险新情况、新趋势和新传导路径,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抓好各类风险管控。持之以恒地抓好信用风险管控工作,抓好体制机制改革、专家治贷等措施的落地见效;注重对潜在风险客户的风险排查,实现主动移位、精准移位,做好常规处置工作。增强主动管理意识,坚持突出重点、全面监测,注重摸清风险底数,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办法;严格执行换手管理、尽职调查、估值定价及责任评议等制度,强化合规处置,全力实现不良贷款持续“双降”,有效促进资产质量的提升。

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以保障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省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安徽银监局“质量提升年活动”部署,把防范案件和风险事件、保障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开展“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十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落实风控职责,做到“质量提升年活动”规定动作与阶段要求执行到位。抓好安全生产制度落实,警钟长鸣,排雷堵漏;强化现金业务和运营风险排查,细化设备运维和信息安全管理,深化对涉印风险、信息保密和声誉风险检查,建立健全先关约束制度,以“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的理念,加大从严管理力度,切实控制好风险。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