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发现最美铁路】从百年京张看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

2021-04-25 22:25:52 来源: 环球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脚下,有一座被青山环抱的百年车站--青龙桥站。 4月25日,“发现最美铁路·追寻百年初心”活动发现团一行走进青龙桥站,来到这片铸造铁路人精神丰碑的地方,一起聆听中国铁路自强不息的奋进故事,聆听新时代铁路人的最美心声。

变革,百年之间看发展。20世纪初,面对重重困难挑战,“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带领第一批国内铁路建设人员迎难而上,如期高质量完成了京张铁路的建设,开启了我国铁路百年发展变革新章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铁路建设,铁路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从先后6次大提速,到“八纵八横”规划网的完善,再到智能京张的开通,中国铁路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回首过往,从走走停停、时速35公里的“慢火车”到350公里的“复兴号”,速度的改变带来了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从人工窗口排队购票到计算机网络售票,从硬纸板票到电子客票,服务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日益完善的乘车体验。百余年间中国铁路变革了速度,变革了质量,实实在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改变了祖国的发展风貌。

坚守,百年之间重传承。在中国铁路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在其势如破竹的发展背后,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铁路精神,一种“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铁路信仰代代薪火相传,成为未曾动摇的强大力量。百余年来,不管严寒酷暑,铁路人始终坚持在运输一线,有“建造师”线路修建人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解决各种线路开通难题;有“最强大脑”调度指挥,运用智慧与细致做出行车计划;有“飞檐走壁”的电务人员,日复一日排查电路安全;有“线路管家”工务人员不顾身上的泥土和汗水,用细致与毅力全力确保线路通畅、安全;还有“摆渡人”运输人员,用真诚和服务温暖每一位乘客的出行路。

续力,在变与不变中继往开来。100余年来,青龙桥车站作为伴随京张铁路一起镌刻时间的百年老站,更像是一个阅卷老师,在见证一路走来的“变”与“不变”的同时也对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期待。小小青龙站,旁边有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人”字型铁路,地下则呼啸而过着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两条最具代表性的线路于此处实现地上与地下的立体交汇,一条连接了历史,另一条指向了未来,而这两条线路的交错之间则是百余年来百年京张的飞速发展,展示着百余年来我国铁路事业的变与不变。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相信新一代铁路人会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在助力铁路建设发展中继续乘风破浪,逆风而上,为实现为中国铁路的发展贡献力量、续梦远航!

(宋文慧)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5 22:25:52 【发现最美铁路】从百年京张看中国铁路
【发现最美铁路】从百年京张看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
从百年京张看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详细]
2021-04-25 22:24:21 一图读懂|宣讲来了!谁来讲,怎么讲,
一图读懂|宣讲来了!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
宣讲来了!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详细]
2021-04-25 19:16:27 中国科大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
中国科大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
刷新世界纪录 向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详细]
2021-04-25 19:13:51 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
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报告发布
一季度各类用工企业需求人数增加32309人。[详细]
2021-04-25 19:13:50 马鞍山市博望区: “厨神”来了,乡村
马鞍山市博望区: “厨神”来了,乡村旅游节嗨翻天!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 (徐光飞 记者 张发平文 图)4月24日,2021博望区...[详细]
2021-04-25 18:00:37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声声吟诵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声声吟诵新时代 悠悠情深赞祖国
融融四月,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的校园里,不仅有盎然的春意,朗朗的读书声,更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