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4月23日中午11时许,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曾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朱英彬,在父亲朱军的遗体角膜捐献书上郑重签下名字,无偿捐献父亲的眼角膜。
朱英彬是合肥市第25例、安徽省第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乐观、豁达,2009年5月,朱英彬加入中华骨髓库,2013年底,他与上海的一名3岁男孩初配成功。动员、高分、体检、复查,到2014年5月23日实现捐献,一路走来,他从来都没有过丝毫的动摇,一切都做的那么理所当然。朱英彬的妈妈是医生,他从小在医院长大,看惯了扎针、流血,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个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了。“觉得没有多么伟大,也就是对别人帮把手,很平常!”捐献完成后,朱英彬也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常事。
7年过去了,朱英彬和市红十字会一直保持着联系。今年初,朱英彬的父亲肿瘤晚期再次住院,病情越来越严重。虽然医院一直积极为父亲治疗,可惜却无回天之力。当得知父亲已是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朱英彬萌发了捐献父亲眼角膜的想法,随后,他又征求了母亲及家人的意见,家人也表示支持。朱英彬说:“捐献过造血干细胞后,与红十字会经常联系,对红会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业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父亲去世后捐献出眼角膜,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另一方面对我们家人来说也是留了一个念想。”得到家人的同意后,朱英彬联系上了合肥市红十字会,表达了捐献的意愿。
23日中午,合肥市红十字会及安徽省眼角膜库相关负责人一同赶到了医院。在朱英彬签下同意书后不久,父亲朱军离开了,医护人员向老人鞠躬致敬后,角膜库负责人屈志国为老人实施了角膜采集。合肥市红十字会表示:“7年前,朱英彬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3岁男孩的生命;7年后,朱英彬又捐出父亲的眼角膜,帮助角膜症患者。他们虽然看似平凡而普通,却像天使一样延续了他人的生命、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张妍 记者 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