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冀”忆初心·寻访“红色镇馆之宝”?丨河北省档案馆:字字关情 见证初

2021-03-14 16:30:40 来源:长城网   编辑:秦缘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一种感动穿越时空,有一种记忆历久弥新。一篇英雄祭文、一份思想自传、两封前线家书、一本珍贵藏书,见证了风云变幻、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诉说着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推开河北省档案馆的大门,触摸一份份珍贵的红色档案,回望历史,照见初心。

一篇英雄祭文

“李大钊同志精神不死!”

“继续他坚决斗争的精神来扩大反日反帝反国民党运动……”

这是记者走进河北省档案馆时,从一份轻薄褶皱的《河北革命互济会为公葬无产阶级导师李大钊同志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纸稿里看到的内容。


珍藏于河北省档案馆内的《河北革命互济会为公葬无产阶级导师李大钊同志宣言》原件。孙文娟 摄

“1955年,河北省委向全省征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档案,工作人员从征集到的几十万件档案中发现了它。”河北省档案馆保管利用部三级主任科员张雅兰介绍,这份纸稿,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李大钊公葬仪式上宣读的祭文。祭文缅怀李大钊生平,赞颂他的革命精神,同时揭露蒋介石勾结军阀张作霖联合反共的真面目,号召工农劳苦群众团结起来斗争。纸张虽已泛黄,但字里行间,依然能感受到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被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年仅38岁。”据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三处副处长岳雪侠介绍,由于时局混乱,李大钊牺牲后,棺木暂时寄放在浙寺内,整整6年。


公葬活动中为李大钊送葬的队伍。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1933年,为让李大钊遗骨早日入土为安,蒋梦麟、胡适等13人联合向社会发起募捐和公葬活动。“李大钊同志精神不死”公葬仪式上,送葬队伍时而高呼《宣言》中的口号,时而高唱《国际歌》。“一路上,不断有群众为李大钊路祭送行,不断有群众加入队伍,不畏反动军警阻拦,继续向前。送葬活动俨然成为一场群众控诉当局镇压抗日人士的游行示威运动,轰动北平城。”岳雪侠动情讲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李大钊的牺牲唤醒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勇往奋进以赴之”。李大钊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早已变成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李大钊,虽死犹生。

在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着一份手写的思想自传,背后的故事注定要永载中国共产党史册。

“写自传的人叫弓凤洲,是我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农民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弓凤洲曾任职于原河北省轻工业厅,这份思想自传就是从他本人干部档案中整理而来。”河北省档案馆保管利用部三级主任科员张雅兰从一份档案中翻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印有“履历与思想自传”“弓凤洲 1945.6.30”的字样。


弓凤洲思想自传内容原件部分。孙文娟 摄

思想自传中详细记述了弓凤洲入党的过程:“在我十几岁时,本村有个学生弓仲韬,时常去找我,和我接近。他问我,对国民党、共产党的意见,我不了解,于是,他给讲明,国民党是代表地主、财主、做官的人家的,把持着财富。共产党是代表穷人的,让大多数人有饭吃,我一听就说‘我赞成共产党’!”简单朴实的话语中,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已在弓凤洲心中深深扎根。

“思想自传中提到的弓仲韬,当年是受李大钊派遣回原籍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和发展党组织。1923年7月,弓仲韬介绍思想进步、积极肯干的农民弓凤洲、弓成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一处副处长王宏向记者讲述间,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仿佛浮现在眼前。


衡水安平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1923年的一个夏夜,平民夜校里,弓仲韬与弓凤洲、弓成山围坐在一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台城特别支部,直接受中共北京区委领导。在台城特支的影响下,安平县又相继建立了北关高小党支部和敬思村党支部,从台城村播撒出的革命火种在安平大地开始燃烧。

次年8月,在安平县敬思村,河北省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安平县委也率先建立。并继续利用开办平民夜校和乡村农会等启发农民觉悟、宣传党的主张,开启了当地农民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在中国农村党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不会忘记,薪火还在传递。如今,台城村的党员干部扛起红色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奔小康。靠着丝网加工产业,大部分村民买了汽车,盖了楼房,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台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两封前线家书

“魏敏同志,好久不通信了,在这么寂寞病室中的我是多么想知道些你的消息啊!但我又很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环境使我们不得不如此……”


肖永智家书原件部分。熊庆 摄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出自一封前线家书,现藏于河北省档案馆,寻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了它。写信人叫肖永智,在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772团政委、先遣纵队政委、新8旅政委、冀南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先后率部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多次著名战斗。

“1943年,为了粉碎日伪军的进攻,冀南军区决定对敌出击,组织卫东战役。当时,肖永智腿部受伤,行动不便,组织上决定派他去北方局党校学习,但他坚持要打完这一仗再去。”谈及肖永智,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一处处长贾景辉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真正革命的战士如果他没有‘赴汤蹈刃,死不绝踵’的高尚牺牲精神,也孰不能为一个好战士,因为革命绝不是快意高谈,而是伟大艰苦的实际行动……”家书字字血泪,穿透人心。那一刻,艰难忍受病痛折磨的肖永智,已视死如归。


肖永智家书原件部分。熊庆 摄

钢铁般的英雄,亦满怀柔情。落款“十月二日夜”的另一封家书中,肖永智对妻子说道:“天气冷了,平原已感到冷,山上想必更冷,我怕冻着了你。”纸短情长,一句“我怕冻着了你”胜过千言。他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一名有血有肉的丈夫。

家书竟成绝笔。“这封家书写完不到20天,聊城、临清的日军突然合围基干团驻地陈官营。当时敌强我弱,形势十分危急。肖永智果断下令部队突围。在突围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贾景辉讲述道。

时光俨然,英雄不朽。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肖永智名列其中。

红色封皮、竖版印刷、字迹略显模糊,这是记者在河北省档案馆看到的另一份珍贵史料——《解放石家庄》藏书。


《解放石家庄》藏书原件。熊庆 摄

“《解放石家庄》于1948年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印,是反映石家庄解放的主题图书中较早的印本。”河北省档案馆保管利用部工作人员高雪娜从档案袋中取出藏书,小心翼翼翻开书页。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我晋察冀人民解放军,继清风店大歼灭战胜利之后,一举攻克蒋匪华北战略要点石家庄,实开我军爱国自卫战争中解放大城市的先例。”书中前言中这样写道。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获得解放。图为晋察冀部队进入石家庄市区。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这个“先例”,并非偶然。

时间回溯到解放战争时期,石家庄是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的枢纽,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拿下石家庄,就可以东出山东,西接山西,南连河南,北通北平。攻克石家庄,成为当时解放华北的必然选择。

据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三处干部孟峰磊介绍,从1947年11月6日开始,晋察冀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各路纵队既围点又打援,与设防坚固的敌人激战6个昼夜,先后突破敌人三道防线,以全歼守敌2.4万人、俘虏包括国民党军三十二师师长刘英在内多名高级军官的战绩,取得最终胜利。

这个“先例”,意义非凡。

孟峰磊认为,石家庄解放粉碎了敌人通过石家庄实施南北呼应、东西联合的战略企图,将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山东连成了一片,创建了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的安全屏障,更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


石家庄解放广场“胜利之城”雕塑。熊庆 摄

世易时移,山川巨变。时隔70余年,石家庄解放广场上,“胜利之城”英雄雕像巍然矗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从解放之初民生凋敝的地方到如今繁华兴盛的现代化省会城市,石家庄,正向着崭新的未来奋进!

视频请点击

https://jiyun.hebyun.com.cn/pages/2021/03/07/762b66994ca748ea8bc5ff39d4491d05.html?shareAppId=d78cdde3a4b0442eb8e4298ca4bc6473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3-14 16:30:40 “冀”忆初心·寻访“红色镇馆之宝”?
“冀”忆初心·寻访“红色镇馆之宝”?丨河北省档案馆:字字关情 见证初
“冀”忆初心·寻访“红色镇馆之宝”?丨河北省档案馆:字字关情 见证初[详细]
2021-03-14 16:26:53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丨中共首次亮相国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丨中共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23岁青年人的5分钟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丨中共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23岁青年人的5分钟[详细]
2020-07-28 15:13:00 巢湖保卫战
巢湖保卫战
众志成城,保卫巢湖![详细]
2021-03-12 10:46:03 直播带货问题多发 切勿掉进“假优惠”
直播带货问题多发 切勿掉进“假优惠”陷阱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诞生并兴起。近两年,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发展迅猛,...[详细]
2021-03-12 21:09:21 绩溪:“两大模式”打造城市管理“新名
绩溪:“两大模式”打造城市管理“新名片”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越是细微之处,越是窥见真章。市民说,绩溪靓眼!游客说,绩溪漂亮!而这背后,是城市管理规范有...[详细]
2021-03-12 21:08:24 旌德县民政局“三八”开展“建设法治
旌德县民政局“三八”开展“建设法治  中国·巾帼在行动”普法宣传活动
今年是“三八”国际妇女节111周年、《反家庭 暴力法》颁布实施5周年。为贯彻落实县妇联“建设法治中国& 8226;巾帼...[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