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21-02-04 09:39:31 来源:央视网   编辑:秦缘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当天下午,总书记走进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从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到整村脱贫走上致富路,化屋村之变,折射了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之路。

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中国共产党使命所系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牵挂着少数民族这个特殊群体。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7年6月,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当时的一个数据: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中,有少数民族县113个。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展开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针对少数民族等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发展规划。

让少数民族摆脱贫困,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

 

△2020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这是2017年11月18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群众载歌载舞,喜迎30年县庆。

让少数民族摆脱贫困,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打好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2018年,总书记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慰问时强调:“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越千年。如今,这些“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同步迈入小康,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说,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脱贫问题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是一个畲族村,也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曾经的特困村,多年来在习近平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摆脱了贫困。2015年1月,总书记在一份反映该村扶贫工作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脱贫攻坚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这是赤溪村村民自发树立起的刻有“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石碑。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赤溪村正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的缩影。

最近,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讲述的是闽宁镇的故事。1997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调研的习近平,推动实施了一项重大工程“吊庄移民”,并为移民村庄命名为“闽宁村”,此后升级为“闽宁镇”。2016年7月,习近平来到闽宁镇回族移民群众海国宝家中看望。他说,看到这里的移民新村建设得很规整、很漂亮,大家摆脱了过去的贫困日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十八洞村发展苗族文化旅游、农家乐、猕猴桃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脱贫摘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春节前夕都深入基层看望慰问基层群众。从甘肃临夏的东乡族村落到内蒙古的牧民蒙古包,从四川凉山的彝族村到云南腾冲的佤族村,再到这次到访的贵州黔西苗族村,总书记的殷殷关怀,温暖着各族人民的心田。

 

△2021年2月3日,贵州黔西县化屋村,村民身着苗族服饰欢迎总书记的到来。(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2020年6月,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这个社区常住居民130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在社区广场上,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他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这体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体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经过8年持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民族地区累计减贫超过2500多万人。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

脱贫奔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同样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承载着百年大党的初心和使命。

音频请点击

http://m.news.cctv.com/2021/02/03/ARTI1tvj10a7086TQwM5vlCP210203.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2-04 09:39:31 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脱贫,一
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详细]
2021-02-04 09:33:52 第一观察 | 此时此地,总书记到这个
第一观察 | 此时此地,总书记到这个村考察有深意
此时此地,总书记到这个村考察有深意[详细]
2021-02-03 19:45:41 今年,合肥市将为民办这20件实事
 今年,合肥市将为民办这20件实事
优化教育供给侧服务,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详细]
2021-02-03 19:44:16 安徽省教育厅:小学作业不出校门 初中
安徽省教育厅:小学作业不出校门 初中作业不超纲
教学“超前化”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详细]
2021-02-03 20:27:54 《侍神令》发布预告 大师梅林茂为电
《侍神令》发布预告  大师梅林茂为电影配乐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 讯(记者 吴笑文) 改编自游戏《阴阳师》,由陈国富...[详细]
2021-02-03 20:23:10 《我的宠物少将军》定档2月8日
《我的宠物少将军》定档2月8日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 讯(记者 吴笑文)由肖凯中、田曦薇、孙熹之、王熙...[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