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共话“冰雪情”,同享“冬奥梦”

2021-01-22 20:16:57 来源:人民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核心阅读

北京奥运会让中国体育百年梦圆,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中国智慧将再一次与奥林匹克文化交相辉映。冬奥会筹办的诸多活动在带动大众参与的同时,推广志愿服务意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冬奥会对城市“软环境”的提升,为社会文明进步增添的人文财富,正一点一滴浸润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也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带动更多中国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2008年,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让中国体育百年梦圆;2022年,我们又将迎来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当之无愧的“双奥之城”。在这里,中国智慧将再一次与奥林匹克文化交相辉映,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一起,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奥运荣光。

奥林匹克教育,陪伴青少年成长

滑雪、冰壶、滑冰、打雪仗……隆冬时节,身处广州的孩子也过了一把冰雪瘾,在羊城学校体育节上,140名中小学师生走进室内滑雪场,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与魅力。

虽地处南方,广州市现已有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2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所。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挂牌,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已经达到2000多所,按计划2025年将达到5000所。

2021年,北京冬奥组委将联合教育部共同开展“共迎未来”交流活动,这项活动是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延续,源自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一校一国(地区)”教育项目。该教育项目的内容是,在冬奥会主办城市选择一批中小学校,与参赛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和学校以奥林匹克为主题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国家(地区)间的友谊。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永恒不变的主题。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共迎未来’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了奥林匹克教育在青少年中得到更广泛开展,为中国和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奥运会遗产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奥林匹克教育中得以传承、发扬,还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可持续遗产,在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工作中持续发挥作用。”

2017年成立的北京冬奥宣讲团已经在全国各地组织了超过220场主题宣讲,现场观众近10万人次。去年11月,北京冬奥宣讲团走进百所高校活动启动,莘莘学子表达了对北京冬奥会的强烈渴望,他们也正是冬奥会志愿者最广大的组成部分。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启动一年间,报名人数接近百万,青年和在校学生占绝大多数。

奥运文化传播,体现本土化特色

2020年年末,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篆刻与汉字相互融合,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遥相呼应,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

无论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冬梦”和“飞跃”,还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气势恢宏的“北京八分钟”,又或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均体现着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2020年,北京冬奥组委在线上公开征集奖牌、火炬和制服装备的视觉外观设计方案,发布了第一届冬奥优秀音乐作品、色彩系统和核心图形。目前,奖牌和火炬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教育与公众参与处处长孙斌表示:“每一次与北京冬奥会相关的重点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中,这种内化于心的方式,会将奥林匹克文化和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设计征集活动就有1515万青少年参与,参与吉祥物故事征集的小学生达到了1518万。”

今年,冬奥会筹办还将迎来奖牌和火炬发布、倒计时一周年等重要节点。“这为宣传推广冬奥知识、普及冬奥文化、传承奥运精神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肖峻峰说。

注重赛后利用,融入高质量发展

在2019年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之后,北京冬奥组委又在2020年5月线上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提出的可持续性愿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

奥运会遗产的利用是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北京冬奥组委总体规划部遗产管理处处长刘兴华说:“要把举办奥运会的目标和城市的发展目标、老百姓对生活的期待结合在一起。奥运会遗产要从一届奥运会筹办之初开始谋划创造,包括场馆、基础设施等赛后利用,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包容性社会建设,从而推动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冬奥会筹办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良性互动,体现在场馆设施等基础建设“硬件”上,更融入提升城市温度、生活品质的“软件”之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及相关图册连续发布,涵盖并适用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以及赛事举办城市的交通、公园、广场、酒店等公共区域,确保赛时相关方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无障碍体验,也将推动城市人文环境长远提升。

“我们要倡导为残疾人搭建融入社会的平台,使他们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表示。如今,“无障碍”理念延伸出场馆,融入主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细节中。针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等4个重点领域的无障碍环境整治改造,未来将惠及更广大群体,提升城市温度。

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表示,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在奥运会遗产及可持续发展两方面,都将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引领作用。冬奥会筹办的诸多活动在带动大众参与的同时,推广志愿服务意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冬奥会对城市“软环境”的提升,为社会文明进步增添的人文财富,正一点一滴浸润生活。

记者  陈晨曦  李  硕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1-22 20:16:57 共话“冰雪情”,同享“冬奥梦”
共话“冰雪情”,同享“冬奥梦”
冬奥会对城市“软环境”的提升,为社会文明进步增添的人文财富,正一点一滴浸润生活。[详细]
2021-01-22 20:14:00 中国冰雪健儿开启冬奥备战冲刺
中国冰雪健儿开启冬奥备战冲刺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只剩一年多的时间,中国冰雪健儿的备战工作也从“精兵”之年跨入“冲刺”之年。[详细]
2021-01-22 14:21:57 亳州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
亳州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
徽省启动重污染天气省级橙色预警,合肥市等多个地市也相继发出预警[详细]
2021-01-22 09:59:44 100多家企业 与50多家投资机构“面对
100多家企业 与50多家投资机构“面对面”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1月21日,由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安徽省私募基金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详细]
2021-01-22 10:11:32 合肥经开区积极推进“信易贷”着力解决
合肥经开区积极推进“信易贷”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为了推动辖区商户企业推广信易贷平台注册工作,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日,临湖社区如...[详细]
2021-01-22 10:07:57 合肥临湖社区开展打击传销进小区宣传活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社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活力社区,1月20日上午临湖社区...[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