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外科学家合作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

2020-12-26 23:48:15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长春12月25日电 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探月领域再出新成果。该团队在月球撞击坑智能识别和年代标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并有超过18000个撞击坑被标定了地质年代。该研究成果已于22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据介绍,月球撞击坑又被称为“月球化石”,其有效识别和年代估计对于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年龄及航天器着陆点锁定等至关重要。月球探测以来,由专家人工或自动识别的月球撞击坑数据库相继建立。然而,由于识别方式与数据类型的差异性,使得现有数据库在撞击坑计数、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且自动识别方法一般很难发现不规则或退化的撞击坑。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晨领衔的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迁移学习方法构建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能用之前获得的知识解决下一个问题,研究人员用7895个已识别和1411个已知年龄的撞击坑数据构建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该模型,研究人员从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数据中渐进地检测撞击坑,并进一步估计出其地质年龄。据介绍,研究团队新识别109956个撞击坑,数量为公认撞击坑的十几倍,18996个直径大于8千米的撞击坑被标定了地质年代,这些撞击坑贯穿于月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

杨晨说,目前,这些科研成果已扩展并应用于嫦娥五号着陆区小型撞击坑识别。模型的成功应用,对未来月球及行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该项研究工作由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和冰岛大学课题组合作完成。

(记者 张建)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12-26 23:48:15 中外科学家合作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
中外科学家合作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
中外科学家合作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详细]
2020-12-26 23:47:21 经济运行稳步改善!1—11月国有企业营
经济运行稳步改善!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8%
经济运行稳步改善!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8%[详细]
2020-12-25 10:33:35 春运首日火车票12月30日起可买
春运首日火车票12月30日起可买
根据火车票互联网和电话订票提前30天发售,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提前28天发售的规定[详细]
2020-12-25 10:31:46 包河区率先开展新冠疫苗重点人群紧急接
包河区率先开展新冠疫苗重点人群紧急接种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在包河区淝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下“第一针”。[详细]
2020-12-26 16:27:25 安徽籍球员韦世豪入围金球奖候选
安徽籍球员韦世豪入围金球奖候选 [详细]
2020-12-26 16:23:38 安徽籍球员韩慧敏完成以色列联赛首秀
12月25日进行的2020 2021以色列女足联赛中,安徽籍球员韩慧敏替补登场完成首秀。[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