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 > 正文

吃在春节!带你看安徽各地传统美食

2022-01-27 09:47:1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春节, 作为中国第一大传统节日,饱含着浓郁的美食文化韵味。 “吃在春节”这话一点也不假,各种春节特色美食层出不穷。我们今天带着大家一起品尝一下安徽各地过年的传统美食。

在老合肥人看来,没有什么菜是比咸鸭烧黄豆更令人疯狂的了。几乎每个合肥人小时候都吃过它,可是童年的美味呢!

油炸圆子是蚌埠人过年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肉和菜的细致糅合,加上滚油炸制,香喷喷的肉香、浑圆的形状都寄予了人们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景。

霍里羊糕是马鞍山本地特产,也是很多人家新年必备的美食,羊糕晶莹剔透,羊肉酥而不碎,切成片,蘸上麻油、辣椒、酱油等做成的调料,入口鲜嫩爽滑,口齿留香。

捶肉是十分具有铜陵当地风俗的一道美食,也算是一道风俗特色菜。只要是到了什么欢庆节日,特别是到了春节,餐桌上必然会出现这样一道菜。

黄山著名的“臭鳜鱼”是一道招待宾朋必不可少的佳肴。作为徽菜的代表,“臭鳜鱼”历史悠久,深受黄山人的喜爱。

“八宝菜”在芜湖一带,是过年家家必备的一道菜肴,在皖江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八宝菜”又称“安乐菜”。八宝菜一上桌就觉得年到了。

香肠,淮南春节的一大特色,年前就开始灌香肠,随便走在谁家门口,都要挂上一串香肠,好像在告诉人们:过年了!

地锅鸡是淮北特色菜之一,食欲瞬间被勾起,鲜浓的汤汁包裹着鸡肉,锅周边贴着色泽诱人的薄饼,吃上一口香滑的鸡肉,不禁感慨真是色香味俱全!

鸡汤泡炒米,成了所有安庆人心底对于家乡最有味道的记忆之一。长时间炖煮的鸡汤,香醇而不油腻。铁锅炒制的熟米,焦香而又酥脆。

滁州,御膳豆腐是凤阳洪武宴的代表菜品,俗称“酿豆腐”。相传是明朝一位姓黄的厨师创造出来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粉鸡每年都会出现在除夕的饭桌上。粉鸡是阜阳的特色美食,可以做汤或者油炸。如果是做成汤,汤底是用鲜美的鸡汤,放入葱花、蒜黄等作料,最后滴入香油。

在宿州,符离集烧鸡制作工艺精细,选本地当年麻鸡,配以白芷、肉蔻等13种香辛料,武火高温卤煮、文火回酥捞出,肥而不腻,肉烂丝连,嚼骨而有余香,可谓色香味形俱全。

“原油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肉食品,先把黄花菜、葱、姜等调拌成偏甜味的辅料,把煮好的连皮猪肉切成小长条状,并排码在碗底小火慢蒸两个小时制成,寓意“和和睦睦”。“原油肉”是亳州人过年都会准备的。

交切,又称“浇切”“浇切糖”,江淮一带称之为“焦切”“焦切片”,是很多池州人办年货时都要准备的芝麻糖。南宋大诗人范成大《分岁词》中就描述了过年时品尝交切等吃食的场景:“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

宣城逢年必备渣肉,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肥肉不会腻的菜品。

作为六安年味的代表,油炸糯米圆子成为六安人过年餐桌上的一道必备菜。而一家人一起制作圆子的过程,不仅仅是春节前期的热身活动,也是家庭和睦的象征。

江亚萍/整理

上一篇:梅子茄汁蒸红杉鱼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