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百善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助力乡村发展。
百善镇地处大运河遗产保护区,大运河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该镇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柳孜运河遗址,市、县文物保护单位7处。另有“三园三馆”,大运河柳孜文化园、黄新庄村农民文化乐园、丁楼村农民文化乐园、隋唐大运河民俗票证馆、隋唐大运河民俗馆、皖北民俗馆;“一院一会”,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濉溪县老年书法研究会百善分会。百善镇素有非遗和唢呐之乡美誉,现有省级“非遗”泗洲戏剧团一个;市级“非遗” 苇菠村程飞的泗洲戏、百善村谢法兵的硬面大卷、叶刘湖村徐德亮的淮北琴书三个;全镇有唢呐班子20多个,民间唢呐艺人近百人,5家民营剧团,数十位剪纸、刺绣等民间艺人,广场舞蹈队20多个,篮球队5个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基础。
百善镇以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有力举措,结合中心工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开展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 中,该镇在黄新庄、道口、丁楼等村,彩绘百姓喜闻乐看的二十四孝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环境整治内容的壁画。在推进乡风文明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 “好婆婆”“好儿媳”“十佳孝星”评选表彰活动,传承弘扬“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新时代新百善”建设中, 提炼出“乘风破浪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敢立潮头的创新精神”的“大运河”精神。该镇利用一些村庄逢古会、庙会的风俗,邀请县内外专业剧团,演唱大型古装戏,提振村民精气神。道口村连续3年举办“腊八” 民俗文化节,免费供给四邻八乡观众“腊八” 粥,书法爱好者义务写春联。镇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本镇戏剧爱好者创作排练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内容的地方戏“拉魂腔”,不仅在本镇演出,还应邀到淮海战役总
前委旧址——小李家,县城濉河公园、濉溪镇蒙村等地演出,较好地传承了戏曲民俗文化。(陈若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