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丁慧文 ,硕士研究生 ,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教师。
教育感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荒芜中寻找生命的重量
——读《史怀哲传》
在非洲加蓬的兰巴雷内,奥果韦河静静流淌,河畔矗立着一座简陋的医院。这里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没有舒适的病房,却有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医生,日复一日地为当地居民诊治疾病。他就是阿尔伯特·史怀哲,一位集神学、哲学、音乐与医学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在阅读《史怀哲传》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这片被现代文明遗忘的土地,见证了一个伟大灵魂的诞生与成长。史怀哲的人生选择,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格外刺眼而震撼。他放弃了欧洲优渥的生活条件,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学术地位,选择在非洲丛林中度过大半个人生。这种选择背后,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是对人类文明的深沉叩问。
一、文明的困境与觉醒
史怀哲出生于阿尔萨斯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神学与哲学,年仅24岁就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圣尼古拉教堂担任牧师,同时在大学任教。在音乐领域,他是一位出色的管风琴演奏家,对巴赫音乐的研究造诣颇深。在外人看来,史怀哲的人生轨迹注定要在欧洲的文化殿堂中继续延伸。但这位天才学者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他敏锐地察觉到,欧洲文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与精神文明的日益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人们沉浸在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中,却逐渐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种危机感在史怀哲心中不断发酵,最终促使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现有的一切,前往非洲行医。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亲朋好友无法理解,一个功成名就的学者为何要放弃优渥的生活,前往蛮荒之地。但史怀哲清楚地知道,真正的文明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他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践行这一理念:通过医治他人的身体,来治愈整个时代的灵魂。
二、在非洲大地的生命实践
1905年,30岁的史怀哲开始攻读医学学位。经过八年的刻苦学习,他于191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即与妻子海伦娜启程前往非洲。在兰巴雷内,他们建立了最初的丛林诊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医疗服务。非洲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热带疾病肆虐,医疗资源匮乏,文化差异巨大。但史怀哲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白天为病人诊治,晚上在煤油灯下继续他的哲学思考和音乐创作。在这里,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都值得尊重和保护。这种思想在非洲大地上得到了最纯粹的实践。史怀哲不仅医治病人,还关心当地人的精神生活。他建立学校,传播文明,但从不强加自己的价值观。他尊重当地文化,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这种包容与尊重的态度,使他在当地居民心中赢得了崇高的地位。
三、敬畏生命:照亮现代文明的明灯
“敬畏生命”的理念,是史怀哲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他看来,真正的文明应该建立在对生命的敬畏之上。这种敬畏不仅限于人类,还包括一切生命形式。在当今这个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人们习惯于用金钱和效率来衡量一切。在这种价值观的驱使下,环境破坏、物种灭绝、社会不公等问题层出不穷。史怀哲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良方:只有重新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能构建真正可持续的文明。在兰巴雷内医院,至今仍保留着史怀哲当年使用过的简陋诊室。这里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却有着最纯粹的医者仁心。每当看到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继续着史怀哲未竟的事业,我们就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希望。
史怀哲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明。他不是用华丽的辞藻来阐述理念,而是用最朴实的行动来践行信仰。在非洲的丛林中,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也为迷失的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一生时,不禁要问: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生命的重量?史怀哲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敬畏生命;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守护人性。这或许就是《史怀哲传》给予当代读者最重要的启示。
《史怀哲传——唯独这样的人》简介:
作为20世纪“伟人中的伟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既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和伟大的行动家。他在青年时代就拥有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史怀哲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在年少的时候,他便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因此,21岁时他立下志向:30岁之前为学术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1953年10月,因为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热爱,以及在为非洲人民服务上所表现的自我牺牲精神,史怀哲获得了1952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史怀哲传》以丰富细腻的文笔,真诚地讲述了史怀哲伟大而传奇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引导作用。
新闻链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秉承“书香育人、以文化人”的书香校园理念,营造“领导带头学,老师主动学,学生喜欢学,家长参与学”的学习氛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泓清泉不断拓宽校园的阅读之路、师生的成长之路和学校的发展之路,打造行知实验清新、愉悦、典雅的育人生态。
春风拂卷,墨韵流芳。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以书香为纽带,举办了教师读书心得分享活动。书籍,是文明的火种,亦是心灵的舟楫。从经典著作的智慧启迪,到教育实践的躬身反哺,一字一句皆是师者深耕的注脚。愿这场分享成为思想的涟漪,让阅读的力量在校园蔓延,让教育的温度随文字抵达更远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聆听师者之声,赴一场关于成长、热爱与传承的对话。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