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 > 正文

理财市场回暖 机构备战密集增持

2023-03-02 11:03:13 来源:中新财经   编辑:田双   

今年一季度以来,理财市场回暖的迹象逐渐显露:部分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开始企稳,新发产品重回扩张区间;产品净值持续修复反弹,业绩比较基准波动回升……在2022年两轮“破净潮”后,银行理财终于逐渐摆脱阴霾,企稳回升。

不过,与以往不同,去年两轮“破净潮”给银行与客户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投资者大多仍处于观望状态,理财需求端回暖相对滞后。与此同时,银行也积极调整新年产品战略,着手新打法。

“去年购买的几款理财产品陆续回到3%左右的年化收益,终于稍微有点信心了。”来自福建的美林(化名)在拿到年终奖后,观望许久终于决定再入手一款理财产品。

对于习惯在每年年初购入理财产品的美林而言,去年理财产品破净让她印象深刻。去年初,她买入了30万元左右的理财产品,受到赎回潮影响,亏多盈少。她记得很清楚,去年一年收益加起来仅仅只有423元。

信心,同样也是某股份行理财主管唐生(化名)最近在和团队开会时的关键词。在他看来,在经历去年两波破净潮后,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相对稳定,当前正是重塑客户信心、抢夺优质客户的窗口期。

事实上,产品端回暖的迹象已经相当明显。针对2022年四季度出现的银行理财赎回潮,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2月24日对媒体表示,从监测情况看,目前市场已基本趋于稳定,一些理财产品净值已明显逐步回升,理财业务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在理财市场新产品发行火热背后,赎回潮的“幕后推手”债市也在悄然变化。过去三周,债券市场单周净融资额分别为6193.34亿元、4725.95亿元、5620.18亿元,远超2022年约2000亿元的单周平均净融资额。其中,自去年大量减持债券后,商业银行与债市开始“重归于好”,不断增持债券。

旧动能既已趋缓,新动能接棒迫在眉睫,权益类理财产品今年已是银行必争之地。事实上,已有机构开始加仓权益类投资。民生理财相关产品负责人在四季度权益报告中表示,2023年股市具备长期的配置价值。从结构和风格上,均衡配置,成长行业里,高景气细分行业还是存在不少,比如军工航空装备、智能汽车产业链、风电、数字基建、机器人等,2023年的盈利预期增速会高于2022年,具备较好的成长配置属性。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