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铜陵 > 正文

“铜陵这十年” | “工矿城市”美丽蝶变

2022-09-01 10:25:50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石雅亮   

十年来,拥有最美夕阳的滨江公园、水清岸绿的荷花塘、鸟类栖息越冬的天堂——枞阳白荡湖、西湖城市湿地公园等,均已成为铜陵一张张生动的生态名片,“工矿城市”已完成美丽蝶变。8月30日,“铜陵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忠介绍了铜陵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紧盯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八大以来,铜陵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围绕工业企业、城市扬尘、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机动车尾气、矿山开采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完成重点行业领域超低排放改造和特别排放限值改造任务。2021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38%;空气优良率为90.7%,较2017年提升22%;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78%(51微克/立方米到11微克/立方米)。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更是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6项指标已连续两年全面达标,重污染天数也连续两年为0天。狠抓水污染防治,突出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四源齐控”,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共治’,重点实施了饮用水安全、工业水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2021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其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更是连续14年保持达标。同步做好土地污染的管控和治理,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连续五年保持100%。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市”,铜陵作为全国仅有的4个城市之一受到表扬。

直面问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十八大以来,全市依法取缔了136 家非法小选矿厂(点),完成历史遗留露天矿山修复项目77个,治理面积约907.2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23.38%,森林蓄积量393.43万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成功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国家层面问题36个,省级层面问题107个,市级层面问题119个,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荷花塘水环境污染问题完成整改并实现水清岸绿,存续三十多年的六国化工“石膏山”全面清理并封场复绿,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2020年,铜陵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无废城市”试点市,圆满完成了试点建设,铜陵“无废城市”建设4个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编印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案例》,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的“铜陵经验”。

稳中求进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十年来,铜陵市切实践行绿色发展,十二五期间,强力关停沿江化工企业,整体关停了铜陵县城北化工园,拆除了13家化工企业。2017年,有着45年历史的铜陵有色金昌冶炼厂生产系统全面关停。持续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实现排污许可环境监管的全覆盖。“三线一单”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517.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3%,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44个,严控“两高”项目落地。建设完成枞阳县汤沟镇二期200兆瓦复合发电等6个风能、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51.65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重由2.77%提升到11.06%。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年来,铜陵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铜陵已从曾经的“工矿城市”蝶变为如今的“花园城市”,一幅生态宜居秀美铜都画卷正徐徐铺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注重治标到标本兼治到主攻治本转变,不断强化源头防控,坚决守好准入关口,让铜陵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为铜陵老百姓高品质生活保驾护航。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