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铜陵 > 正文

“铜陵这十年” |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大发展

2022-09-01 10:00:24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石雅亮   

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共获6次优秀、3次良好,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绩效评估共获2次优秀、3次良好,城市转型工作3次获得国务院通报督查激励。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典型经验登上2022年高考文综全国甲卷。8月30日,“铜陵这十年”产业转型升级新闻发布举行,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郜贻明介绍了铜陵十年来产业转型发展情况。

“四转一解决” 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铜陵市围绕观念转新、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环境转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四转一解决”的转型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深入推进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初步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国家9次年度转型绩效评估中,铜陵市共获6次优秀、3次良好的优异成绩,累计争取资源枯竭城市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9.88亿元;城市转型工作3次获得国务院大督查激励通报,连续5年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2022年,铜陵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典型经验登上高考文综全国甲卷,城市转型影响力显著提升。

铜陵有色成功跻身世界500强,先进结构材料入列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2021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速、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为35%,人均GDP突破8万元,上市公司达9家,均居全省第4位;加快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铜官区获批全省唯一的“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并顺利通过验收。

“三重一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铜陵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以“三重一创”建设为主抓手,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实效。2019年,以铜基新材料为主体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新兴产业已形成“1个国家级集群、1个省级基地、6个省级工程(专项)”的梯次发展格局。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6次省级评估中,连续4年获评估A类(最高)等次,累计争取省级奖补资金5.1亿元。围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文化旅游、智能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6大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延链和科技创新,逐渐催生出新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化学品等新型高端产业领域。

锻长补短 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推动服务业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构建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41.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29.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8.3%上升到45.4%。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科技服务、旅游休闲、电子商务为重点,着力产业互动、空间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发展体系。全市建成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12家。2021年,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完成税收6.3亿元,入园企业数达1490家,就业人员总数达2.5万人。建设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围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建成“1+4”社区服务标准化体系和铜官区服务业综合管理与运行监测平台,建设全省唯一的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2021年,铜官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2.5%,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结果排名全国前列并获省级表扬。深化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研发设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省“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铜陵精达、中车长江、万华板业、金誉材料等4家企业获批省“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获批数居全省第一。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业态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集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2021年,晶赛科技成为全国首批、安徽唯一北交所上市新股,国内湿巾行业第一股—洁雅生物荣登深交所创业板。全市物流主营业务收入千万元以上企业109家,主营业务收入87.43亿元,同比增长20.34%。铜都创新小镇、西湖铜艺小镇相继入列省级特色小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