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评论 > 正文

外卖“健康证”岂能成配合游戏

2022-11-22 09:28:37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田双   

只要花30元,把个人身份证号、照片发过去,不出半小时就能收到一张电子健康证,商家承诺包审核通过。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图便宜、图方便,一些外卖骑手选择网上办理假健康证,有的外卖平台还“默许”一段时间内骑手先上岗后办证,某些平台对于健康证时效的监管也有漏洞。

外卖骑手作为食品“中转站”,持健康证上岗是基本前提。食品安全法等早已规定,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从业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目前,湖北、河南、上海等地也相继出台了针对网络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要求从事网络订餐服务的送餐人员在上岗时依法取得健康证明。

食品卫生安全是外卖行业的绝对红线,不容任何花式试探。具体到送餐环节,从业者有提交健康证明的义务,平台也有审查从业人员健康证的责任。但揆诸现实,外卖平台投入审核成本不足,不仅假证容易被放行,在招聘过程中,一些外卖站点工作人员更采取健康证豁免政策,甚至直接暗示花钱就能“办”假健康证。这些都让外卖行业对健康证的要求,沦为一种应聘者与外卖平台互相配合的游戏。很显然,这样一种“潜规则”既是对相关法规要求的消解,实际上也弱化了外卖行业的健康、安全意识。

对外卖骑手作出健康要求,是为了排除其存在不利于从事配送工作的传染性疾病,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些人故意隐瞒病情,通过办理假健康证的方式顺利入职,这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解决外卖行业的“健康证”乱象,就是保证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亟待从加大对外卖骑手健康证真伪、时效的监管力度入手,强化对外卖平台的监督检查,对疏于监管的平台,提高违法成本,倒逼遵规守法,同时打通发证部门、体检医院、外卖平台的信息壁垒,建立互通审核的共享机制,让试图“弄虚作假”者失去操作空间。只有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杜绝办理假健康证现象,维护安全有序的外卖配送环境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提升自己的几个建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