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夏之交,微风和煦,草木葳蕤。市场星报社迎来三十华诞。此时我坐在窗前,往事像一帧帧老照片一样慢慢播放,像晨起的交响,亲切暖心。
我于1999年进入报社工作,正是安徽市场报从每周出报的专业报变身为每日出报的都市报的时期。从实习期至今,我已和报社一起走过二十多个春秋,那是一段最美好的芳华。经历了时光的沉淀,报社像母亲,承载了我的梦想;而我像个孩子,见证了她的辉煌。
自高中时期开始,我常常向一些报社和杂志社投稿。彼时我的一位老师调去一家报社任职,常给予我批评和鼓励。每一次,看到自己的诗句带着墨香回到手中的时候,便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离文字更近一些,让爱好成为职业,岂不美哉?后来,梦想成真,有幸与各位才华横溢的前辈成为同事,深感惶恐,亦有幸福。如今,那些曾让我仰望的兄长们,有的已退休,有的转行成为商贾精英,而我也从那个满脸胶原蛋白的小姑娘,成为新入职的新生代口中的“某姐”。
我曾经是最年轻的记者站站长,与晨曦一起,带领各小组弟兄们,监督服务质量,将从印刷厂新鲜出炉的一张张报纸送入千家万户;我曾经是美食和健康杂志编辑,在夜色之中,撰写专栏、筛选稿件、统筹版面,将一篇篇美文收录于不同版块,直至装订成册;我曾经在总编办,积累勤勉之外需要学习的知识;我曾经在台上,讲述工作中的焦虑和收获;也曾经在幕前,统筹一场场活动,从策划到主持,力求每一个流程尽善尽美。
时代飞速前进,纸媒也面临着成长的阵痛。市场星报不再只是一张为读者提供新闻资讯的报纸,也成为拥有多元产业的全媒体传媒平台。我亦和本报一起,直面每一只迎面飞来的“黑天鹅”,褪去青涩,迎接挑战。
有一位和我有过短暂共事的实习生,后来去了广州一家媒体工作,她曾寄给我一张贺卡,上面以娟秀的字体写:祝你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我也曾和她一样,懵懂而无畏,爽朗而谦逊,今日,回顾往昔,更多的是清澈和从容,是可以为报社的转型和发展添砖加瓦的充实和笃定。
三十岁的市场星报,正值盛年。也许多年后,再一次提笔为报社N年华诞写点什么,我可以和它一起感慨——罗马之所以是罗马,全凭风雨。
多年后,翻阅往事,我可以说——我来过,我奋斗过,我不负韶华。
曹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