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华接受安徽画报《外事人话外事》栏目专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党的外事工作是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奋斗史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安徽,一批批外事工作者辛勤耕耘,赓续奋斗,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外事工作新局面,取得了安徽外事工作的累累硕果,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友城处原处长黄玉华就是其中之一。
机缘巧合 与外事工作结缘
1977年,从北京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黄玉华被分配到安徽中医学院经络研究所,在学院资料室里从事一些翻译东洋医学资料之类的工作,日子在波澜不惊中一年年过去了。
1984年3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率日本考察团,到安徽考察徽派建筑,为了便于接待,希望找到一位合适的日语翻译。正巧,安徽中医学院经络研究所电子室的一位朋友,向负责本次接待工作的安徽省建筑设计院的彭守仁推荐了在研究所资料室工作的黄玉华,“我们资料室有个北大日语专业的,工作好几年了,可以让她来试试。”“那太好了,让她有空来聊一聊吧。”黄玉华说,后来她果断接受了这次任务。
3月份,日本代表团来到安徽考察时,正是黄山地区油菜花开的最美的时候,这次考察由黄玉华全程负责翻译。在这次考察过程中,黄玉华很好地完成了现场的翻译沟通交流工作,这也成为了她后来进入安徽省外办工作的一个契机。
第一次对外接访 有惊无险
接待日本代表团的优异表现,让安徽中医学院的领导们觉得黄玉华可以有更大更专业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日语水平,于是在彭守仁等人的介绍下,1984年8月,黄玉华正式调到省外办,开始了自己的外事工作生涯。
“因为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那时候其实对外事工作并没有什么了解,但既然进来了,就想把日语继续学以致用。”在随后的20多年外事工作生涯里,黄玉华历经了涉外处、接待处,驻日本大阪领馆、友城处等部门,她也感觉到安徽的外事工作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在对外开放意识等方面都是在积极推进的,发展得很快。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高知县的中日友好书法协会和安徽省中日友好书法家团一直在进行着交流。黄玉华到省外办接待的第一个团就是日本高知县的一个书法代表团,彼时,是由安徽省文化厅主接待,黄玉华配合做相关工作。就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黄玉华接到通知,日本代表团还没有买到前往安徽的机票,“当时日本代表团乘机抵达上海,而第二天上午就是中日书法友好交流活动的开幕式。”情况紧急,黄玉华和安徽省文化厅的一个女同志立马赶去上海,一边协调上海方面租了一辆大巴车,一边给日本代表团做相关的联系沟通工作,“我俩在车上一直唱着歌,用歌声来展现我们安徽人民的友好。”黄玉华说,后来日本代表团的人动情地对她们说:“谢谢你们,歇歇吧,你们也累了。”当车子安全抵达安徽驻地时,她们顿时感到如释重负,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了下来。
对外交往中 要真诚也要展现自信
1998年,黄玉华转岗到省外办友城处工作,担任友城处处长(友城与友协是同一单位),同时负责安徽省对外友协办公室工作,2011年退休。
有一句话说得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令黄玉华感触最深的是在对外交往时,首先要真诚,要有责任心,能办的尽力办,还要办得最好,不能办的要说明原因。时刻为做好外事工作准备着。其次,要展现出我们的热情,别怕烦,别怕累。此外,还要客观看待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多学习新的经验来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通过做好友城结对交流,多渠道为皖企走出去牵线搭桥,搭建经贸合作平台,黄玉华为安徽在对外经贸文化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黄玉华感慨地说,“这期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只是安徽外事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有很多同事都为外交工作做出了大量贡献,在此,也希望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安徽外事人的队伍中,为安徽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吴承江 左明月 王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