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 32.4万例,死亡病例为30.1万例,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的53.70%和55.35% 。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致使患者生存率普遍较低,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改善我国食管癌现状的有效手段。
食管癌是跟进食关系密切的一种肿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熊建萍教授表示,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通常表现为食道上、中段鳞状上皮恶变,这与国人一些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1.吃得太烫
“趁热吃”是不少人的一大饮食特点。2016年6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2.吃腌制食物
咸鱼、腊肠、酸菜、豆酱、腌萝卜等各种腌制食物中,多数含有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3.烟酒不忌
吸烟和饮酒是增加食管癌患病风险的两个因素。《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提到,对于食管鳞癌,吸烟者的发生率增加3~8倍,而饮酒者增加7~50倍。
4.吃得太粗糙
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长此以往,反复的“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也可能导致食管癌的癌前病变。
5.有家族遗传史
若有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比一般人更容易患食管癌。
想要预防食管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项晓军教授提醒,除了要注意回避以上的高危因素以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拥有充分的休息,减轻精神压力等。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