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随着气温逐渐上升,黟县各地开始抢农时、忙插秧,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现在是水稻插秧的黄金时期,气候适宜,秧苗存活率也高,能为秋季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6月8日,在黄山市黟县渔亭镇楠玛村,村民朱勇飞卷着裤腿,在蓄满水的田里忙碌着。
在宏潭乡溪下绿农家庭农场的农田里,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匀称地定植在田间。“我家种了将近1200亩的水田,收入预计在160万元左右。农技人员经常到我家地里指导,包括指导测深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都具体详细的讲解。”农场主方国文介绍。
目前正值 “夏种”工作关键阶段,黟县立足提质增效,加快发展优质稻米、高蛋白大豆、鲜食玉米等专用粮食生产,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为秋粮丰收打下扎实基础。
该县制定《黟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两强一增”行动)粮食生产实施方案》,明确优质专用水稻品种,100%按标准生产,80%以上订单收购。安排农技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线上发送文字、视频、图片等田间管理、农机维护培训内容,线下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科学施肥、科学播种等技术,实现送技上门。做好夏种农资供应,组织动员各乡镇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和农产品品质,推进夏播农作物结构调整。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夏种期间共出动68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2余户次。
并依托农业机械化加快水稻栽插进程,建立技术干部包保农机大户和合作社制度,帮助解决生产服务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问题。“我们实行育插秧机械化、服务保姆化模式,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拥有高速乘坐式插秧机 34台,机插秧面积达3.5万亩。”县农机站站长卢建斌说。
截至目前,全县已播栽夏季作物6.84万亩。其中:再生稻1326.76亩;中稻、一季稻5.56万亩。
(鲍丽云 王瑶 何彦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