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沙沙”的扫地便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王金女拿着清洁工具在自己的包保区内忙碌着。不一会儿,她的脸上便冒出豆大的汗珠,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工作速度。
王金女是黄山市黟县渔亭镇汪村村的一名脱贫户,她的儿子长年在外务工,老伴李金水患有心脏病,身体不好,长期吃药,老两口的收入来源仅靠几亩薄地。渔亭镇人社部门在了解到其家庭经济困难后,第一时间帮助申请了公益岗保洁员一职。
“感谢党和政府时刻想着我帮助我,在家门口就帮我谋得了一份可以维持生活的好工作,既能挣点生活费,还能让我为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王金女乐呵呵地说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脱贫户中的残疾人、低保户和弱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渔亭镇按照“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整体工作要求,结合公益性岗位开发+项目投劳务工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截至目前,渔亭镇共有12人被纳入公益岗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不仅有效改善了脱贫群众“等要靠”思想,通过宣传引导还鼓足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小岗位带动无就业门路的弱劳力增收,达到了巩固脱贫成果、不致贫、不返贫的目的。
下一步,渔亭镇将继续坚持“按需设岗、以岗聘任、有序退岗”,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措施,结合实际需求,进一步合理设置公益岗位,让群众更好地享受政策,拥护政策,也让公益性岗位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
(方慧英 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