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黄山市黟县西递镇依托天然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传统蚕桑产业,引进公司养殖技术、扩大养蚕规模、提升蚕茧质量,深化蚕桑产业发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西递镇源川村和叶村首批蚕茧喜获丰收,蚕农们抢抓农时摘茧、售茧,确保增产增收。在源川村蚕茧收购点,蚕农们挑着一框框蚕茧前来出售,工作人员组织蚕农有序进行抽号、验茧、定级、过磅、开票、结算,现场一派热闹景象,仅6月7日当天源川村便收购蚕茧3000余斤。
“得益于今年咱们镇里实施的蚕桑复兴计划,从成立强村公司、签约公司进行合作,到提供蚕种和技术指导,让我们农户养蚕增收的信心倍增。”西递镇源川村村书记吴峰华兴奋地说。据了解,西递镇源川村和叶村养蚕历史悠久,其中叶村90%的房子都是靠养蚕盖起来的,后受市场竞争、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蚕桑产业逐渐衰落,一些桑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抛荒现象。
“今年的价格不错,我们也有了干劲,政府的政策也让我们养蚕没有了后顾之忧。”源川村正在售卖蚕茧的蚕农如是说。据悉,为复兴蚕桑产业,西递镇采取“强村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实施蚕桑复兴计划。年初,源川村和叶村以强村公司的名义与蚕缘家纺公司签约合作,蚕缘公司提供优质蚕种和技术指导,强村公司按市场价回收蚕茧,同时设定收购保底价格,以此保障蚕农利益最大化。目前,两村共预定春蚕种300张,每张产量可达100斤,按照目前22元/斤的市场价回收蚕茧,收入可达66万元,其中企业以每斤1元的价格返利给强村公司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蚕桑养殖已纳入黟县“五黑补贴”,每张蚕种蚕农能获得100元补贴。
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西递镇计划通过订单养殖新模式来调动群众养蚕的积极性,让他们重回栽桑养蚕的队伍,并对600余亩抛荒桑园进行改造升级,重现往日“千亩桑园”。同时,以“旅游+”方式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一方面以强村公司为平台,推动果桑种植,并依托源川酒庄对果桑进行加工,研制桑葚果酒,在延长产业链条的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以蚕桑文化为媒介,打造集桑果采摘、亲子乐园、“桑酒制作”、桑园直播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研学基地,以蚕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引擎,辐射带动农民增收。
(毕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