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北 > 正文

濉溪县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生态产业园区

2022-01-27 09:48:0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志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吴永生 张明菊)淮北濉溪县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安徽省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物流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耕地面积3.8万亩,辖道口村等4个行政村,1个食品工业园区,总人口2.73万人。近年来,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以种业作为主导产业,按照“一园一业”的思路,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着力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提升,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促进了种业科技、物流集聚和文化休闲产业协调发展。

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承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和国家级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以农业农村部及省农科院、高校相关资源为依托,积极筹划濉溪现代种业研究院,打造濉溪县现代种业集群。示范区以小麦、大豆和玉米等优质粮食种植为主,是县域内小麦良种生产和良种繁育的龙头,是全省第二个小麦“单产千斤市”的核心区,目前良种繁育企业共6家,也是全国绿色食品小麦原料基地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育种繁育中心,现有国审和省审新品种10个,良种营销网络以黄淮为中心,产品远销10余省市。示范区已建设6.4万亩高标准农田,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其中6万亩被认定为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规模化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75%以上,专用小麦优质率稳定在95%以上,高蛋白大豆优质率达90%以上。粮食加工能力达720万吨,在满足本地粮食加工需求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近50万亩种植基地发展。

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紧抓淮北市南部次中心建设战略机遇,以食品、物流两大产业为支柱,以现代观光农业为引领,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引进神华、旭源、华阳、鲁王、昊晨、志强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入驻,主要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等精深加工为主,目前已有规模以上企业31家。同时,食品工业园5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主干道“四纵四横”“五通一平”,形成了肉类制品、综合食品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与传统食品孵化、物流配套、商务管理六个功能区。食品工业园建立了以粮食、畜产品、饲料及其深加工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中心,以翔宇物流、百路物流为主要载体的农产品物流集聚功能区。

中国大运河·柳孜文化园位于百善镇柳孜村泗永公路旁,以厚重的运河文化内涵、优良的生态景观设置为依托,打造皖北旅游新高地。文化园一期占地600亩,投资1.6亿元,于2018年5月26日开业,已建成四季花海、生态园林、特色采摘园、水上乐园等重要景点。柳孜文化园二期占地1200亩,投资近2亿元,是目前皖北种植规模最大的花海景观。以600余亩马鞭草为主,辅以白芍、牡丹、月季、粉黛乱子草等其它20余种花卉,并种植玉兰、银杏等50多种优质树种,形成观赏价值极高的生态林;柳孜文化园二期主要有爱情长廊、迎宾大道、月亮湖、望月楼、明清园等10多处景点,2019年5月26日开园。荷塘月色趣园西依柳江口文化园花海,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60万元,带动20人就业,使道口村由单一的种养殖业向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转变。荷塘月色采摘园项目包括四口各约100亩的水塘,里面栽植了商品藕和观赏藕,同时在荷塘边或中心区域堆土兴建凉亭、栈道等景点。2021年,道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6万元。

下一步,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将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力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努力推进“新三品一标”单种、单收、单储和优质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专用粮食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为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优质粮食基地,把现代农业成果在长三角地区实现共享,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