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记者 张发平) 针对制约和影响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瓶颈问题,马鞍山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环节综合施策,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5月13日上午,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五场惠企政策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险峰对相关工作进行发布。
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5月7日,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了《马鞍山市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集中解决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合同协议履约中存在的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我们通过全面梳理,对于存量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法律责任清单和兑现履约清单,依法依规分类化解。全面梳理出台的政策和签订的合同协议、政策执行和协议履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件逐项盘点,形成存量问题清单。组织法律专业人员对问题清单逐一梳理法律关系,逐一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形成法律责任清单。
维护市场主体权益行动。全力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全市统一行政执法公示平台,推进全过程记录制度,将全过程记录落实情况作为法治督察和案卷评查的重点。先后开展两次“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对发现的30个问题予以通报并督促整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出台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公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和无证明事项名单,第一批推行告知承诺的市直部门共15家,涉及证明事项88项,涵盖户籍管理、市场监管、资格考试等多个方面。在全省首次公布13家无证明事项市直单位名单。推行告知承诺制的做法,被列入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市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22411次。
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与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联系对接机制,共同推进全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计划用2年的时间在市、县(区)实现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依托司法所与市场监管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工作。支持工业园区、大型专业市场、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目前马鞍山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正在步推进。同时。提供优质仲裁服务。马鞍山仲裁委员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域工作专班,仲裁案件采取庭前庭后两次调解,力求利用调解将双方争议矛盾降到最小,努力促成调解协议。开通了仲裁微服务,该服务具备网上立案、网上开庭等功能的技术端口,开展线上服务,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仲裁服务。
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去年年底市司法局牵头开展违法行政行为整治专项行动,共梳理行政复议纠错案件26件,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纠错案件85件。截至目前,111件案件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批矛盾隐患得到及时排查,一批久拖不决的难题得到有效整治,一批违法行政行为得到依法纠正。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加强对涉企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矛盾纠纷特点和规律的分析研判,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坚持“抓早抓小、应排尽排”,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全力护航二十大”专项活动,定期、重点排查涉企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和商事纠纷、劳动争议等“营商环境类”的矛盾纠纷,确保全覆盖、无盲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进行分类梳理,加强预测预警,强化舆情分析和风险研判。坚持“调解优先、多元化解”,促进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创造性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例。去年以来,市司法局以开展“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为契机,拓宽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共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69件,通过加大调解力度等方式方法,实现案件调撤率70%,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行政复议逐渐成为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法律服务进万企行动。开展贯穿全年的“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法律服务进万企”主题帮扶活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对接市“四送一服”办,根据其提供的企业名册,采用律师认领与合理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以律所为单位,多形式组织律师开展主题帮扶活动。合力统筹推进,市、县(区)司法局联动组织全市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深入开展法律帮扶活动,为企业解答法律问题,为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防范、化解法律风险,梳理法律风险点200多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55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