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旌德:聚焦“开门一件事” 实干赢民心

2021-06-17 10:57:0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汪红潮 记者 曹开发)今年5月,宣城市旌德县10个镇党委圆满完成换届。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后,重点聚焦在老百姓最急迫、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以“一刻不耽搁”的状态迅速进入“实干模式”,努力办好“开门一件事”,踏实迈好履职第一步。

6月13日,白地镇205国道红庙通往洋川村的道路拓宽改造现场,正在进行路基施工。

洋川村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井冈山第一位红色政权县长谭梓生就是洋川人,村内的谭梓生纪念馆是旌德县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同时,洋川村也是旌德通用机场建设地点,红洋路是后期安置60余户居民的主要出行道路,系205国道通往通用机场的唯一主干道。原先道路较窄,交通不便,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白地镇新一届党委班子把拓宽改造红洋路作为“开门一件事”,以最快速度回应群众关切,筹措资金300万元,将道路由3米拓宽至8米,部分路段进行改道拉直。

白地镇党委书记潘智星表示,该项目总长约1公里,计划年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将直接通往谭梓生纪念馆,在解决居民出行的同时,方便游客前往纪念馆内参观瞻仰,助力洋川村红色旅游发展,并且能提升重点项目在施工中运输能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盼望这条路早日修好,出行就更方便了。”白地镇新一届党委班子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合理采纳居民关于道路拓宽方面的意见,灵活调整施工方案,提及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的办事效率,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白地镇,三溪镇的新任党委班子也以“一刻不耽搁”的状态投入到了干事创业中,聚焦村民反映强烈、短期能见成效、困难亟需破解的民生问题,全力以赴办好“开门一件事”。

三溪社区的官坝灌渠,覆盖三溪社区、路西村、古城村2000亩农田灌溉,原有放水闸门为水泥闸板,当灌渠内来水时由于水压过大,水泥闸板重,无法正常开关,影响了农田灌溉,急需更换闸门。

针对官坝灌渠闸门正常放水困难的问题,三溪镇第一时间将更换闸门列为“开门第一件事”,立即组织施工队将原有水泥闸门拆除,换成更为轻便的钢板闸门。此项工作5月18日实施,5月26日完工并投入正常使用,保障了农田用水,解决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在版书镇龙川村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旧址,皖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正在进行布展扫尾工作,即将对外开放,为全县党员群众开展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开辟新的阵地。

“推进梅大梁革命烈士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打造皖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是我们坚持用好用活家门口红色资源,挖掘打造革命历史‘红色地标’的具体实践,也是我们上任后的‘开门第一件事’。”版书镇党委书记方明说。

无论城镇还是乡村,为民都是“开门一件事”的主题。正如旌德县委所要求的:办好“开门一件事”,目的是做好服务中心的大事、村庄发展的要事、基层治理的难事、群众关注的实事,以实干赢得民心。

在庙首镇,领导班子牵头,对辖区注册企业开展全面走访,助力企业发展;在孙村镇,自筹资金进行集镇饮水提升改造;在兴隆镇,优化集镇风貌,全力实施环境治理;在蔡家桥镇,实施集镇文明提升行动,着力解决集镇脏乱差;在俞村镇,开展集镇公共基础设施巩固提升,改善集镇面貌和环境;在云乐镇,对村民进出集镇以及县城的重要道路桥梁进行拆除重建;在旌阳镇,强化党建引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住宅小区管理水平……

上任就奔跑,实干更惠民。旌德县各镇正以“开门一件事”破题,从发展最迫切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一步奏响“干中换、换中干”主旋律,以“一件事”撬动“大干事”、变“换中干”为“常态干”,让群众看到了实打实的换届成效,切实提升了新一届党委班子的领导力、战斗力、凝聚力。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