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健康体检不纳入医保是理性选择

2021-06-17 09:33:2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1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公告,正式就《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中强调了6项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其中包括养生保健消费、健康体检费用。(6月16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将健康体检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的呼声日渐高涨。如今,《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开征民意,健康体检等6项费用拟不纳入医保,或许会让一些支持者感到失望。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健康体检不纳入医保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萌”。健康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提升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医保支付,推动公众开展体检。

一方面,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的条件尚不具备。考虑到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特别是居民的筹资水平较低。2021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900元,而目前一次全面健康体检的费用动辄成百上千元,这显然是医保基金难以承受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大数法则分散风险,参保人群越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一个人是否生病存在概率,对于体检的诉求却是确定性的,倘若将体检纳入医保支付,势必陷入“参保人数越多,支付风险越大”的死循环,最终掏空医保“蓄水池”。好钢用到刀刃上,医保基金作为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还应集中用于看病和救命上。

另一方面,公众健康体检诉求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满足。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检查项目,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年度体检,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等,覆盖人群及内容项目逐步扩大。

当然,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范畴,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管理意识,提高参保人员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但路要一步步走,不可能一步登天。对于现阶段健康体检无法纳入医保,我们还是要学会理性看待,坦然面对。

张 涛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