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正确理解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

2021-02-03 10:08:1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官网于1月28日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表示要加大提升体育教师素质能力的力度,适度改进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这条回复瞬间上了热搜,数亿网友参加讨论。(2月1日《半月谈》)

何为阳刚之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是牵涉到性别平等等敏感问题,因此,虽然该提案的提出已有时日,但教育部的官方答复不可避免地引发热议。

笔者以为,真正的“阳刚之气”,既可以是“待君东去扫胡尘”的豪放,也可以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就连易安居士李清照,既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约,亦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豪迈,自古以来,阳刚之气破除了性别的限制,千百年来被国人所传颂和礼赞。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提出培养 “阳刚之气” 问题的社会环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男女教师比例的严重失衡、应试教育的重压、以及体育锻炼的匮乏……使得青少年性格教育中出现偏颇甚至扭曲现象,妨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因此,教育部提出的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称得上是有的放矢。大力培育男教师、加强体育教师配备、提高体育教师素养、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等等路径,意在实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之教育目标,这是当前教育需要补全的,也是广大民众所期待的科学、先进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总之,“阳刚之气”无关性别,关乎美好的品质与气质,理当面向所有青少年。纠正现有教育系统中不健全、有失偏颇的地方,防止“阳刚气”的偏狭化、歧义化,将阳刚之气的内涵和外延的“区间”科学扩大,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应该成为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共识。

斯涵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