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韩惠 汪玲玉)事业兴衰,关键在党;管党治党,重在基层。近年来,淮北相山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住“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目标不动摇,把握主城区基层党建工作特点,强基础、重创新、求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股股红色力量正不断汇聚成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相山的磅礴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促组织活起来。针对基层党建开展不平衡实际,相山区坚持务实创新,集聚有效资源,形成党建合力,让基层组织强起来、活起来。
相山区构建“区委统、街道联、社区拢”的城市基层党建三级联动体系,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形成齐抓共管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合力,真正把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三级贯通起来、联动起来。实施“减负、放权、增效”行动,取消区职能部门对街道的直接考核,动态调整行政权力、程序、责任“三项清单”,将街道原有的42项清单压减至19项;按照“6+2+N”模式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即设置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共管理办、公共服务办、公共安全办、区域发展办,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中心,推动街道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上来。
聚力区域化党建,全面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调整优化驻区单位资源,建立“党建联做、活动联办、党员联管、服务联动”四联共建工作机制,有力实现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行业党建、新兴领域党建的互联互动。在西街道安康社区,共建单位市民政局重点支持“三社联动”工作试点开展,挂牌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居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真正成为社区“一家人”。
全面推进区、镇(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构建“1+10+88+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成全市首家(全省前列)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提升10个镇、街道、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及8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社区、商圈、楼宇、行业系统等类型“红色益站”84个,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提升、服务群众的“红地标”。
党建引领促发展,把力量聚起来。菊花美、油葵香,在渠沟镇张楼村,这不仅是处处可见的美景,更是村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家底子。相山区在张楼村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工作,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淮北市益产种植合作社,村集体占股20%,村民以土地、资产、资金等资源入股80%,吸纳286户农户入社,流转土地700余亩。“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携力发展油葵种植产业,不断提升党组织带领村民致富能力。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山区聚焦园区发展、乡村振兴、非公经济,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搭建相山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工作室+企业党支部”的“1+1+N”架构(目前已有11家),围绕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工作联促、纪律联抓开展“六联”活动,建立党组织互帮互学、共创共赢新机制,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融合提升。园区率先完成全区第一个信息产业党组织(德兰和创)组建工作,率先制定区级快递行业党建工作方案,助力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新兴领域党建,房产中介行业党建加快推进,光大房产、兴盛房产支部创新“三心党建”(政治导向为核心、企业发展为重心、服务群众为中心),在门店建设红色“益”站,挂牌党建先锋岗、开展党员大比拼;在惠苑路成立全市首家街区党支部,在隋唐运河古镇、汽车城成立商圈党建联合体,在国购组建全市首家楼宇党建联合体,积极开展创业讲座、企业沙龙、技能培训等活动,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
乡村经济发展的各条战线,同样都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心骨”作用。脱贫攻坚战役中,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扶贫路上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产业奖补、项目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帮扶措施,打好集体经济发展组合拳。乡村振兴进行中,实施头雁领航、青雁展翅“双雁”工程,在全市第八批选派帮扶工作队派驻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张楼村和油坊村)的基础上,向其他11个村选派区级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全覆盖”。
党建引领聚民心,让家园暖起来。对街道开发推行的“东街e睦邻”智慧党建小程序,东街道及所辖各社区的党员群众都用得很“溜”,“居民线上议事报事、网格员线下一体处置,社区与居民的上传下达更通了,彼此间的距离也越拉越近”。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最终落实到效果层面,就是看老百姓的满意度。相山区始终把造福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努力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更方便。
深化“红色物业”服务,组建物业企业党组织,建立社区党组织、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五位一体”管理服务平台,开展“红色调解”,有效化解物业管理纠纷、停车难等实际问题1000余件。
探索“网格党支部+物业管理委员会”新模式,党支部建到小区楼栋,服务下沉到家门口;推动城管、司法干警等进小区、入网格,组建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三官一师”,累计调处信访矛盾、解决群众诉求900余件。
党员先锋模范“全天候”,向服务发力,让群众受益,“一家人工作法”“流动办公桌”“红色串门”日益创新,具有相山特色的党建品牌相继涌现。
抗击新冠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全区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1万余名党员全面参与疫情防控,664名网格员、3000余名楼栋长坚守一线,5000余名志愿者下沉服务疫苗接种群众。党旗飘在一线,党员战在前沿,筑牢全区疫情防控坚实防线,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