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王陈陈 陈若奎)2021年开年至今,种业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在多个重要场合受到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打好种业翻身仗。其实,早在2018年9月,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获批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后,全镇上下深入推进农业发展的号角就此响起。
百善镇农综站工作人员察看麦苗生长情况。
百善镇地处濉溪县中部,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4万亩,人均2.0亩,以小麦、大豆、玉米和蔬菜为主。境内有王引河、巴河、沱河,属中上等富水区,便于农业灌溉。届时到任镇党委书记不久的化学,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天时地利优势。经由镇党委周密研讨、农技专家作出专业指导,该镇提出了“做大做强种业,丰富多元品系”的长远目标,在发展适合本地良种的同时,拓路先行,埋首精耕,攻坚小麦育种,铸就当地发展新优势。
三年来,在百善镇种子企业、种植大户及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小麦制种面积达140万亩,小麦种子销量达3.05亿公斤,不仅满足了县域小麦生产用种,还开辟了苏、鲁、豫、皖等省市的种子市场。
3月,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正值麦苗健壮生长关键期。化学经常忙里抽闲到地里转转,与种业大户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用工、仓储、科研等情况,做好企业的“娘家人”。
25日清晨,化学像往常一样,与镇农综站高级农艺师练新英,来到王司村,与淮北相农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颀,察看承包地里小麦的长势。绿油油的麦苗足足有两拃高,长势喜人。
“中央提出的打好种业翻身仗,对于种子企业来说犹如一支强心针,更加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一见面,曾颀就向记者表达了内心的喜悦。
曾颀代理的小麦品种淮麦33,具有良好的抗倒伏及抗寒性,且高产稳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长年销量在450到500万斤,推广土地面积约10万亩。同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本人流转700多亩土地,建了1700多平方米的厂房,购进整套烘干设备,雇佣当地村民参与生产。
淮北历来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或大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出生的曾颀,逐步增加玉米代理品种,并自发研究了“一穴双株”玉米种植模式,600亩连片实验非常成功。无独有偶,坐落在镇域的柳丰种业也在品种研发上不断取得新成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品种研发更是种业的重中之重。化学认为未来种业发展主要有四个方向,即主要粮食产品市场化收购、种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多元化发展、种业深度融合。当前,全镇共有规模种子公司13家、农业科学研究所3家、小麦品种33个,其中柳丰种子公司自主培育的柳麦618、柳麦716,永民种业公司培育的永民1718已经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其余30个品种也都有经营许可证,主要引进的小麦品种有济麦44,烟农19、淮麦33、沃麦11等,专业优质小麦稳定率达90以上。
全镇上下通过实施小麦、大豆良种标准化生产示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良种田间纯度,建立良种生产、加工、销售记录档案,使用种子电子标签等一系列措施,让广大农民对示范基地建设、种子生产过程、种子质量标准有了全面了解,基本能做到科学选好种、用好种、种好地。
打造“种子小镇”建设,推动现代种业稳步发展,助推全县品牌粮食产业化升级,百善镇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