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 10月20日,淮南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谢家集区专场发布会,谢家集区区委副书记、区委党校校长余刚介绍谢家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谢家集区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强弱项、补短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力落实,持续攻坚克难,创建实效不断提升。
建立健全机制,全面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热潮
建立创城指挥体系。谢家集区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党政正职为指挥长的创城指挥部,下设基础设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12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了指挥长月调度、常务副指挥长半月调度、专项工作组周调度等常态化机制,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制定创城工作方案。先后制定了《谢家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包保共建方案》《2021年谢家集区文明创建联合整治行动方案》《谢家集区文明创建暗访互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将相关任务指标细化分解,任务到点,责任到人,为抓好落实明确了标准和时限。
开展创城集中整治。开展集中联合整治。每月开展一轮联合整治,每天至少安排1名县级领导带队,相关共建部门参与,针对全区范围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小区、农贸市场周边等相关区域开展集中整治,目前已开展联合整治50场次。开展暗访互查活动。组织全区11个乡镇街道按照建成区内和建成区外分类开展不间断暗访互查,每轮暗访互查原则上不少于两天,目前已开展暗访互查22场次。开展老旧房屋拆除。协调淮河能源集团剩余棚改安置房279套,对谢李路、桂山路等主干道两侧破旧房屋进行了集中拆除,目前,全区已拆除181户。
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创建文明城市成效
着力提升市场创建水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借鉴黄山、池州等地先进经验,针对主城区内西城大市场、熙城熙园、新家园和谢三村等4个区块5个菜市场,采取政府统一收回经营权、统一实施建设改造、统一引入专业运营公司等方式,全面启动菜市场改造提升工程。
做好芳草园农贸市场周边创建工作,将芳草园市场划片分区,派驻专人与市场管理人员、保洁人员等对片区进行包保,同时对出店经营情况进行整治,对鸡、鱼、肉区重点监管,责任到人,严格实施市场管理条例。
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建设方面。白马商业停车场改建工程已完工,新增停车位25个。机西村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已启动,政务新区智慧停车场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续,预计以上2个停车场年底前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停车位192个。街头游园建设方面。全面启动谢家集街道和望峰岗镇街头游园建设,预计2处街头游园今年年底前完工。城区道路建设方面。在西经十八路、新河路、沿河路和桂山路(一期)竣工通车的基础上,继续推进2条城区道路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目前,谢三路西延接二通道工程正在施工,工程量已过半,预计11月份竣工通车;桂山路向北延伸接谢李路工程巳完成征迁工作,道路施工正在进行挂网招标。交通设施更新方面。全区共施划、增划、补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5万余米,设置、修复、更换硬隔离设施130余处。老旧小区改造与雨污分流方面。投资1.12亿的14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10月底全部竣工;第一批58个雨污水提质增效工程有序推进,预计10月底竣工。
常态推进交通秩序管理。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国检范畴内的4条主要道路、1个重点路口为重点整治区域,严查、严管、严处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各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9月份至今,谢家集交警大队共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528起,各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471起,极大地提升了群众文明出行的交通意识,为群众全民参与创城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引领效果。加强非机动车管理力度,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农村办理电动车集中上牌业务,进一步加大辖区内电动自行车的上牌率,加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今年以来,全区共上牌电动自行车4255辆,电动摩托车305辆。
全面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持续开展市容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共取缔占道经营380处,出店经营195处,乱堆放64处;共审批户外广告及店招64件,拆除破损户外广告24处,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4处,处罚9件;拆除背街小巷和住宅小区内私搭乱建18处,面积80余平方米。大力推行“非接触式执法”,目前,通过“非接触式执法”方式已立案28件,结案18件,处罚金额3400元。
合力推动犬只管理工作。完善证牌办理机制。建立并完善了以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犬只免疫、乡镇街道定期进行核查跟踪、公安机关进行办证办牌等“一站式”服务机制,并定期进行梳理汇总,确保犬只管理有效有序推进。目前设立“一站式”办证点3家。开展犬只摸牌登记。深入全区各个社区、小区开展全面摸排、登记工作,督促犬只管理人对符合规定但未及时办证或定期免疫、检测的,尽快办证办牌和按规定对犬只进行免疫;督促对不符合饲养的犬只要尽早转移,坚决杜绝违规饲养犬只行为。加强街面巡逻治理。深入城区限养区进行巡查,对在街上未按规定登记、未挂犬牌、未束牵引带、未为大型犬只佩戴嘴罩等不文明、不规范遛狗的犬只管理人进行劝导,对不听劝导的犬主依法处罚,对流浪犬只依规进行处理。今年以来,全区共办理犬牌588个,捕捉流浪犬213只,办理犬只行政处罚389人次,责令整改213人次。
综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向垃圾宣战”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截至9月底,累计清理垃圾3600余吨、沟塘河渠36条、农业生产废弃物115吨,发动8500人次参与环境整治,展开宣传活动16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份。
切实强化督查跟踪问效。印发了《谢家集区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监督方案》,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负责,各乡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纪检监察协作区,机关有关科室协作配合,下设4个专项监督组和1个综合监督组,采取明察暗访、实地走访的方式,积极发挥创城跟踪问效作用,对各级测评反馈问题、区级暗访互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追踪跟进,落实常态督导,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创城指挥部工作部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适时通报。今年以来,已开展区级整改督查40余次。
加强宣传引导,全面营造全民参与创建氛围
坚持示范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价值引领,选树一批优秀典型,推报杨公镇等5个乡镇获评第九届市级文明乡镇,孙庙乡柯湖村等19个村获评市级第八届文明村。紧抓党建促创建,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在创城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市区两级结对共建为契机,共同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开展社区巡查整治,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协调解决矛盾困难,有效服务群众生产生活。
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000余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在城区9个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8万余人次,营造良好出行环境。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引导600余名党员深入社区,沉到一线,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已开展服务3000余人次。
发挥网格作用。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全区按照常住居民300户左右为单元划分45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按要求加大走楼入户力度,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引导全体居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增强“文明创建、户户参与、人人有责”意识,争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