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 10月20日,淮南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大通区区委书记张友贤介绍大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务实有效体制机制
坚持“一把手”带头干、亲自抓,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设立12个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完善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常态化开展了交通秩序、空中线缆、基础设施、占道出店经营、菜市场以及店面招牌等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区级领导包保乡镇(街道)、区直部门与村(社区)结对共建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确保文明创建不留死角。
深化创建成果,彰显文明城市亮丽底色
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八大提升行动,坚持把握重点、常态推进,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
聚焦基础设施,提升城市能级。基础设施是文明城市的“筋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硬指标、硬任务。该区重点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持续完善城乡道路建设。积极推进中兴路、206国道改扩建,启动了九连路、九龙岗路等东部路网建设,加强市政道路破损及绿化带缺棵断树等情况排查维修整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今年实施县乡道养护工程15.428公里,城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046万元对洛河小区、粮站家属房和铁路家属区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房屋面积6.2万平方米,涉及群众423户。稳步实施城乡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完成民主路、田大南路、国庆东路和环铁路等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完成洛河镇城区污水主管网建设,王庄村、洛河村片区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即将完工,全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聚焦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市容环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今年以来,该区突出“四大整治”,全面优化城市文明环境。重点整治交通秩序。深入开展“车辆规范停放、文明交通出行、交通设施完善”三个专项治理工程。为解决城区内停车难的问题,统一施划了机动车泊位120处、非机动车泊位750处,集中清理停车泊位障碍物106个,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167起。着力加强摩托车、电瓶车管理,办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业务500起,发放摩托车牌照300个、电动车牌照4500个。重点整治经营秩序。持续开展重点路段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坚持每日一路,并逐步向小街小巷等延伸。9月份以来,开展大型集中整治行动4次,共取缔店外经营113处、店外堆放45处、取缔流动摊点82处。清理沿街乱堆放物品32处,取缔店外洗车3家。开展农贸市场环境提升行动,组织“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和“光盘行动”宣传。规范市场秩序,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0件,罚款1.66万元,办结食品案件20件,罚没18.8万元。重点整治市容市貌。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签订《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72份。加强城区道路保洁、冲洗降尘力度,按照50-100米的间隙合理设置垃圾桶,全区主次干道累计摆放垃圾桶824处,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认真贯彻落实《淮南市养犬管理条例》,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对散养犬、无主犬和流浪犬,及时予以查处,开具当场处罚决定书38份,批评教育整改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71起,捕获流浪犬只50余只,办理养犬证400余个。重点整治广告店招。按照一路一标准的原则,对违规设置招牌全部予以拆除。9月份以来,拆除违规设置店面招牌6块,拆除破损店招8块。拆除各类墙体、电杆违规设置广告宣传条幅、标牌51处,取缔落地灯箱、宣传牌16个,拆除沿街大型户外广告破损画面3处。
聚焦便民惠民,提升服务效能。围绕群众“满意度提升”这个关键,抓好“三大服务”:突出抓好窗口服务。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承诺公示、投诉处理机制,打造窗口服务品牌。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零跑腿”。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7×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区,开设24小时服务专线提供指引、咨询等服务,税务、人社、医保、公安4家单位窗口试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突出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完善养老托幼、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残疾人服务等配套设施,新增小区充电桩、文明晾衣架等便民设施,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功能,加强社区规范化管理,构建社区“15分钟生活圈”,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突出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健全完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加强区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区文化馆、图书馆、各乡镇文化站共计开展文艺演出26场次,开展培训讲座61场次,读书活动5场次,展示活动5场。
聚焦习惯养成,提升文明素养。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文明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区、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健全现代志愿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达26005人,注册志愿者团体114个;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22个,志愿服务队69个。突出抓好新时代“四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弘扬“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新风。今年先后评选了“大通好人”10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0个、“岗位学雷锋标兵”11人、“最美家庭”15户、“最美婆媳”12户。重点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推进司法执行、行政执法等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培育重信守诺文明好习惯,已评出诚信单位3家,诚信示范街区1个。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心理咨询室建设,添置相关设备,健全规章制度,营造温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