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肥东县推介地名文化为乡村振兴扬美名

2021-11-26 15:19:5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汗青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高桢) 一年来,合肥市肥东县境内的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蔡永祥路、包公大道、白龙镇褚老圩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柯武东旧址等一批代表肥东县红色打卡聚集地的文化地名火爆程度持续“上扬”,赢得了有口皆碑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围绕红色地名推介衍生的乡村游、红色旅游、村史馆、名人馆等4条批精品线路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肥东县民政局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赓续红色基因,为据实打造地名精品铺路。该县民政局围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核实数据。利用5年时间对全县地名进行普查,共调查词条8196条,其中水系21条、陆地地形77条、行政及其他区域118条、居民点4592条、交通运输设施559条,水利、电力、通信设施603条,纪念地、旅游胜地81条、单位852条、历史地名1039条,地名标志254条。综合考虑地名文化在乡村产业、乡村旅游等因素上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相继推出柯武东旧址、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茶壶山烈士陵园、黄疃庙战役旧址以及马湖大鲁抗战纪念园、中共合肥肥东乡支部旧址等红色线路,培育出花样小镇、岭上重镇、科创之城等一批基因厚重、特色鲜明、发展质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小城镇。

求真成果转化,千年古镇古村落名花有主。该县建立健全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国家地名数据库进行校对补充,及时更新地名数据信息。对地名标志进行增设,提高了蔡永祥路、包公大道等一批以名人命名道路的知名度。同时,对地名普查中文件、地名、史志资料以及照片、影像等按照一地一册整理归档,提升利用效率和管理质量。出版发行《肥东地图册》、《肥东地名志》、《肥东县标准地名图》、《肥东县城区图》、《肥东县红色地名线路简介》。全县成功申报命名了店埠镇、古城镇、梁园镇、撮镇镇、长临河镇、元疃镇、八斗镇等7个镇为千年古镇和石塘镇龙城社区千年古村落,提升了肥东地名文化名片知名度。

创意肥东特色,为保护传承注入肥东元素。该县民政局坚持新、老地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将新、老地名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保护老地名传承,突出肥东新地名的文化品位和时代特色,减少草率更名而增加社会成本,提升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形成了一批以红色为主题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黄疃庙、柯武东、茶壶山、蔡永祥等廉政教育基地,以侨乡为主体长临河老街文化园,以滨湖为主题环巢湖生态园,以科创为主题撮镇科技园,以原生态和特色产业为主题八斗、响导桃花,古城岱山湖,马湖、牌坊特色农业,桥头集爱情隧道以及撮镇工业之城等为主题的肥东原色。

辐射城镇发展,衔接乡村振兴锦上添花。县民政局不断完善农村地名信息,对地名的来历、含义、历史沿革等信息进行充实完善,围绕省市对红色地名故事的收集整理,先后推出渡江战役总前委、铁血梁园、茶壶山陵园、蔡永祥、黄疃庙战役英烈、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柯武东旧址、中共肥东县第一支部旧址等8处红色地名,被省市采用并展出。完成与合肥瑶海区、滁州市、定远县、巢湖市等县级和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组织开展省、县、乡界线联检工作,健全界桩管护,深化平安边界创建,助力“平安乡村”建设。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