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高桢) 五星汇聚,星光闪耀。2020年,合肥市肥东县民政局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圆满完成年初任务部署和各项工作目标,在全市民政工作综合考评中再传喜报,荣获县(市)一等奖第一名,这是继2016年以来连续5年获得此项殊荣,实现了肥东民政人的“五星加盟”。
这一年,肥东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克服疫情、洪灾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党的组织建设、脱贫攻坚、养老服务业发展、民政民生、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目标管理成绩可圈可点。
突出抓好城乡低保与民政救助保障:一是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累计为28635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5994.2449万元。二是临时救助847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96.9万元。三是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低收入认定四项审批权限下放乡镇(园区)审核审批,已有1191户2213人纳入城乡低保保障;173人纳入特困供养救助范围;乡镇直接实施临时救助454人次。四是建立68429名困难群众数据库。五是将没有纳入社会救助兜底范围的170名边缘户对象、568名重残扶贫对象和698户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保障。六是强化家庭经济稽核,实现低保动态管理。共核对信息19639户60766人次,发布预警信息18562条。七是在乡镇开展“温馨家访、暖意行动”,启动“温情相伴”。八是打造阳光社会救助,242个社区2000多名干部职工完成低保承诺备案。
健全完善特困供养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按时完成养老资金发放工作。发放资金6312.223万元。发放80岁及以上高龄津贴1845.965万元,发放农村地区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233.52万元。二是养老机构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建成5所,全县18所养老机构提升改造、消防改造和验收备案、食品卫生许可一并完成。三是建立1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8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6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级中心站。四是推进公办民营。全县13所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介入社会化托管。五是完成养老服务智慧化信息平台建设。六是持续推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68575人次,服务金额613.75万元。
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一是健全孤儿福利制度,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511.0272万元。二是提升儿童关爱保护能力。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的救助保护机制。三是成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县儿童福利工作。四是拓展残疾人福利与保障服务,审批新增护理补贴724人,审批生活补贴1410人,发放重残护理补贴12868人755.706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补贴9761人次592.0575万元。五是继续做好流浪乞讨精神病在医疗机构内救治工作。
稳步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一是第二批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开展村规民约体检、修订“回头看”,石塘镇桴槎、四合社区村规民约入选安徽省优秀村规民约。三是建立完善“三会议事机制”,带动乡村治理水平。四是兑现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完成社区撤并。全县由原来的335个村(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6个、农村社区189个、村130个)调整至242个。
不断落实社会福利惠民:一是为507名六十年代精减下放退职职工、职业制武警发放社会定救资金331.72万元。二是为512名上海下放居民发放生活补助543.98万元。三是落实省农业劳动模范困难补助政策。对4名符合条件的1958年前省农业劳动模范按每月每人150元的标准发放困难补助共计6300元。
持续规范社会事务管理:一是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共办理结婚登记7369对;离婚登记2537对;补发1568件;收养登记3件。广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全县共参加婚检5000多对,婚检率达90%。二是积极深化殡葬改革和惠民政策。开展形式多样代祭活动,从马湖乡创业村扶贫产业园购鲜花3000束,为每个已安葬的墓穴敬献一束鲜花,开展集体祭扫;建立网上祭祀服务纪念馆。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惠民资金677.80万元。倡导文明治丧。疫情期间,购鲜花20002束免费赠与丧户。有序推进殡改工作,加快公益性公祭堂建设。三是突出抓好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管理。督促抓好党建工作,规范成立登记,核准登记社会组织289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对发现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整改,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积极引导开展社会服务。推广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志愿者人数为248032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27.4%,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032个,全县志愿服务总时长4332768小时。四是强化提升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做好托养安置,加强寻亲力度。共救助75人次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