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刘荣魁 董先敏)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适逢春耕备耕时期,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物资,种子销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摆上柜台,广大农民朋友购买到的每一包种子,都得“过关斩将”。
走进合肥市肥西县农业综合执法一中队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逐条审核种子生产经营者上传的备案信息,“为了让广大农民朋友放心购种,经销商销售的每个批次种子,第一步就要进行网上申报审核,主要是看上传的各项资料是否合规,比如产品标签、采购票据,经营资格等。”中队长刘荣魁介绍道,审核通过后,才能销售该批次的种子。
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规定,种子生产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委托生产,代销种子要进行备案。此举是加强种业行业自律和种子市场日常监管,有效保障春耕备播生产用种安全和全年粮食增产丰收的重要手段。
对于农民如何鉴别放心种子,刘队长也给出了一些攻略。最直接方法就是“看”,一是看种子包装上的审定编号,是否有“国审”、“皖审”编号等;二是“国审”品种看包装背面的种植适宜区域,是否适宜本区域种植;三是看标签,种子标签应当标注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年月、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等。四是不要购买散装或已打开包装的种子。此外,也提醒广大经销商,在上传备案材料时,一定要按照要求,全面细致,不能遗漏票据等重要信息,以确保快速过审,按期销售,不误农时。
目前,肥西县已审核经营不分装种子备案信息1309条。据肥西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潘学掌介绍,肥西县将在审核备案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包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履行种子备案程序、种子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明确种子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切实维护经销商和种植户合法权益利益,维护粮食安全。
开展种子销售市场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