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高桢) 寒来暑往,作为在合肥市肥东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肥东民政兜底脱贫承担着无数的期盼与希望。几度春秋跋涉,民政用特别的爱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持续巩固,让“肥东民政”有了“沣水东注”之美誉。
强化兜底保障政策持续巩固。截止2020年底,肥东县在册低保17475户28864人,发放低保金19185.7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7423人,发放资金7539.8198万元;仅在2020年累计救助1124人次,发放资金261.05万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8032户21424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有5339人,特困供养2067人,占全县扶贫人口的34.6%。实现了“应保尽保”兜底保障目标。信息核对22720户69639人次,发布预警22068条,为实施精准救助提供支持和依据。通过对特殊群体监测重点摸排,214边缘户纳入民政兜底保障。严格执行低保提标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全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870户3061人,动态核销低保对象924户2161人。
强化特定环境下的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疫情袭扰、洪涝酷寒等非人为因素时有发生,为坚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信心,县民政局紧紧围绕为困难群体纾危解困、兜底保障总目标,依托乡镇、村(社区)社会救助专干,落实主动发现机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排查困难群众1.59万户2.7万人。通过开启“绿色安全通道”,救助困难群众共1124户261.05万元,其中救助建档立卡扶贫对象67人次,救助金额14.03万元。
强化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试点监管。通过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县范围内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及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等4项审批权限下放,提升高质量救助水平。网上审批,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保证困难群众受助及时、保障有力。自审批权限下放以来,经乡镇(园区)审核审批,已有1500户2515人纳入城乡低保保障,166人纳入特困供养救助范围,769人次获得临时救助。
强化阳光数据公示巩固救助成效。严格落实三榜公示制度,申请、审核、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县纪委“阳光村务”微权网络监督服务平台及时更新公布,接受社会大众监督。同时,该县加大低保信访举报查处力度,引入第三方机构为社会救助全面“体检”,对全县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以来乡镇(园区)审批的766户城乡低保对象采取“一看、二走、三核”等方式,全面检查低保政策执行到位、低保保障精准、低保金足额发放等情况,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