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安庆大观区十里铺乡积极推进雷公巷地质灾害隐患点棚改征迁工作

2021-07-16 15:40:01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操丽纯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月3日暴雨前夕,我们就转移居住在附近的宾馆,乡村工作人员还耐心的为我们宣传拆迁政策。如今我签了征迁协议,准备住新房子了。”7月9日,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袁江村雷公巷地质灾害隐患点渔民唐小华喜笑颜开。

十里铺乡袁江村雷公巷地质灾害隐患点房屋始建于60年代末,由当时安庆市渔业人民公社革委会为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居住、适龄子女读书等问题,按“连家渔船改造”政策,在狮子山夹沟之间统一建了宿舍。经时代变迁,人口的自然增长导致居住刚性需求增加,这些住户80年代末在原房屋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盖,形成了目前31户的房屋格局。因年久失修并靠近山体,时有山体滑坡、塌方情况发生,经市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现场勘察确认为地质灾害隐患点。

由于居住存在安全隐患,十里铺乡每年均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梅雨季节、汛期、强对流天气等情况,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如遇恶劣天气,及时对接辖区宾馆,做好转移群众工作。“去年汛期,区乡领导还来宾馆看望慰问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应急物品,袁江村也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唐小华感慨万千。“去年我们转移群众临时安置在宾馆,乡村总花费近六万元。”十里铺乡党委书记刘喜喜说。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里铺乡主动担当作为,将雷公巷纳入十里铺乡棚改攻坚任务,与区住建交通局、区资规局开展多轮对接沟通,多方联动,最终确定将雷公巷住户纳入立新圩片区棚改项目进行改造,并就拆迁补偿政策与市区相关部门多次汇报,除给予一定的拆迁补偿外,积极引导购买与房票相匹配的小户型的房产。

7月6日晚,十里铺乡党委书记刘喜喜到袁江村主持召开雷公巷地质灾害隐患点棚改拆迁启动工作会议,宣布拆迁政策,部署任务分工。刘喜喜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视,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乡村两级共同发力真干实干,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安全民生问题。

成立专班,快速推进。十里铺乡在袁江村成立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共24人组成工作专班,分成三组,分片包保,做好资料核查、政策宣传、签订协议、资料录入等工作。

部门联动,密切协作。区住建交通局立足本职,对雷公巷拆迁工作进行精准指导,想方设法解决拆迁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及时对接了市征收中心,市级也给予我们政策支持,面积复核反馈迅捷。同时为了查询建房年代,我们多次到城建档案馆、市勘测院查找档案资料,多方努力下助推了这块的拆迁进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资金申报进度,尽快将征迁款拨付到老百姓手中。”区住建交通局副局长曹慧说。

主动上门,宣传到位。三组专班人员积极深入雷公巷居民家中,通过举例子、算面积、做比较等方式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帮他们算清经济账和居住环境账,打消居民心中的各种顾虑。针对有的渔民白天工作,工作人员还在晚间前往临时转移安置点宜家宾馆宣传政策,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度。

7月9日,立新圩片区雷公巷地质灾害隐患点棚改项目开始签约,得到了拆迁户的积极响应,截至7月11日,短短三天时间,总共31户已签订协议29户。

“十里铺乡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决渔民住房难题,用实际行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而让渔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里铺乡党委书记刘喜喜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跟进协议签订、资金兑付等工作,确保雷公巷地质灾害隐患点渔民住得上,住得好。”( 王庆 陈启星)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