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于潜山的“红色历史”,你了解多少?
下面,特意为大家推荐几个红色景点,让我们一起“打卡”红色足迹,感受峥嵘革命岁月的红色记忆……
一、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
潜山革命历史陈列馆是潜山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系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展馆布展面积720㎡,分序厅、星星之火、红旗漫卷、中流砥柱、胜利旗帜、尾厅六个部分,借助油画、场景、投影、情景化雕塑等现代多媒体展示技术,再现红源潜山革命历史画卷。
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潜山市烈士陵园西侧)
二、安庆地区农村第一党小组(五庙乡红光村)
一九二五年春,共产党员程千里(之驹)从武汉回乡后,任五庙达材高小教员,通过其堂弟程之凤与五庙、水吼、横中等地从外面读书回乡工作的进步青年取得联系,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理想,讨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畅谈马列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考察,程千里先后介绍发展程之凤、余良鳌、胡绍瑗、王长青、梅竹松等五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立了五庙党小组,负责人为程之凤、余良鳌,是为潜山市第一个党的组织,也是安庆地区第一个农村党的组织。
安庆地区农村第一党小组(五庙乡红光村)
三、大别山·水吼革命事迹陈列馆
陈列馆由水吼镇于2021年4月份建设而成,馆内集中展示了在各个历史时期水吼镇境内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在水吼战斗过的英雄人物事迹。
大别山·水吼革命事迹陈列馆(水吼镇)
四、石河区农会旧址
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30年6月份,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下令将石河乡农会扩大为石河区农会,区农会办公处也由大栗树迁至王家风形祠堂。1997年1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梅寨暴动”的策源地,现位于水吼镇马潭村。
石河区农会旧址(水吼镇马潭村)
五、梅寨革命教育基地
1930年5月初,石河区农会建立后,以石河赤卫队为基础,建立游击队第一营,有游击队员300余人,梅竹松兼任营长。6月19日,梅竹松在大栗树主持召开2000余农会会员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起义。起义军打土豪,除劣绅,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基层政权。 “梅寨革命教育基地”于2019年新建,建有梅寨暴动纪念碑及长廊。并建有步道到梅寨寨顶,基地与“石河区农会旧址”一河之隔。
梅寨革命教育基地(水吼镇梅寨村)
六、余大化故居
余大化故居位于余大化烈士老宅(原官庄镇人民政府办公楼),是余大化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占地约5.33亩,总投资约556.83万元,建筑面积1187.8平方米,按原格局建造砖木结构四合院,保留老水井和余大化亲手栽的桂花树,与后山“官庄烈士墓”形成一体,打造为“安徽省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余大化故居效果图(官庄镇官庄村)
七、中共桐潜县委旧址
中共桐潜县委旧址位于官庄镇金城村五星团结组(河西大屋余英时故居),总面积1888平方米,15开间三进,是“潜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潜山市传统建筑保护单位”。1948年潜北干部会议研究转变政策和加强对敌斗争措施,并提出“打过龙潭河,恢复天柱山区”的口号,会议正式将潜北和桐西合并为桐潜县,成立中共桐潜县委。
中共桐潜县委旧址(官庄镇金城村)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走进红源潜山,体验“红色+”,来一场别样“红色”之旅。(左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