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十月份合肥市颁布《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减轻学生负担的决心。
教师是学生“减负”的主体,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力军,“双减”,减“量”但要提“质”。只有教师真正提高教学意识,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课业减负。为此,合肥市明珠小学教学管理部的孙茹娟主任分享了她在教学育人方面的反思与探索。
“双减”文件中提出: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如何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作文呢?
于是,这学期初,她尝试将回家作文放在课堂里完成。在教单元作文的这一周,她会提前在课堂上花几分钟时间围绕作文话题引发思考,再布置学生课下进行构思预习,第一篇作文是准备一件心爱之物;第二篇作文是提前观察一位教师;第三篇作文是完成“海力布”石头的简介。充分的预习会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她会抽出课程较多的一天来教学和完成作文的书写。一节课作文指导,指导学生交流,会列提纲或者绘制思维导图,一节课完成作文草稿,她还在教室里边走边观察,随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一节课抽取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作文点评和修改,之后,回家完成作文草稿的修改或者誊抄,这样的作文,回家30分钟之内是可以完成的。
每个单元的作文,她都要求学生先要完成一次作文草稿,接着再批阅,给出修改意见(第一次批阅,以找问题为主;然后,学生再根据老师的意见(有困难的进行面批指导)进行修改,然后完成第二次作文的誊写。在批阅第二次作文时,以鼓励为主。
那么效果如何呢?第一篇作文:全班40人,只有两位同学没有当堂完成作文草稿。第二篇作文:40位同学,只有一位同学没有当堂完成作文草稿。第三篇作文:40位同学,全部当堂完成作文草稿,并且完成了习作草稿的互改和自改,回家30分钟完成作文的誊抄。
学生们喜欢这种方式,因为不用回家苦思冥想,还提高了即时作文的能力。家长也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孩子不用在家因为写作文熬到半夜。
如今,双减过百日。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后服务,让“双减”工作掷地有声,让教育理性回归校园也成为了所有明珠人的追求。明珠的“双减分享”还在继续……
(孙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