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滁州市博物馆立足本土当好城市文化代言人

2021-03-24 17:29:3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杨雅南 记者 胡昊)滁州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位于安徽省东部,素称“金陵锁钥”“江淮保障”,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厚重的历史人文,古往今来就是一处充满故事的地方。融历史与自然为一体的滁州市博物馆坐落于城南新区,兼具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皖东地区最大综合性博物馆。

传承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血脉

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结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灵魂,博物馆是继承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承担着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滁州市坚持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力求建设一座时代烙印明显、历史文化深厚的现代化城市。201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滁州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让滁州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给世人呈现出一个山川秀丽、人文厚重的魅力滁州,不断展示着滁州的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

(滁州市博物馆)

地域特色与展览展陈结合。滁州市跨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得天独厚,博物馆设置了《襟江带淮名山秀水—滁州自然风物陈列》和《风云江淮诗咏琅琊—滁州历史文化陈列》。自然风物陈列以展示滁州自然风貌为主,分为岩溶地貌、古老的火山、丹霞胜境、湿地天堂、草场与牧区、走进森林、地下宝藏和古生物遗迹七个版块;历史文化陈列分为源起淮水、涂中初兴、气越淮扬、开天首郡、近世风云五个版块。北宋开国帝王赵匡胤勇破清流关的赫赫战功,“开天首郡”的明中都古城,大包干带头人的“红手印”,更成为深植滁州文化血脉深处的精神烙印,激荡起历史的回响,抒发着传承不息的家国情怀……

(自然展厅序厅)

(历史展厅序厅)

变革创新 激活城市发展动能

景区化建设,推动博物馆市场化发展。2019年,滁州市博物馆积极创建3A景区,和周边的科技馆、美术馆、名人馆、规划馆形成一体,对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等进行了规划改建扩建,统一了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功能不断增强。博物馆被评为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第四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安徽省“十家最美博物馆”、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拍摄的专题片,刊登在人民日报、文旅部的“中国文旅”、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知名度。

(博物馆获得荣誉)

博旅融合,催动文化消费新趋势。2019年文旅融合以来,赋予了博物馆传承传播历史文化、艺术观赏、教育、旅游等多重功能,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的双重阵地,从线上到线下,诞生了“博物馆热”。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公益性、教育性、服务性功能,创建“博乐园”社教活动、开课程、学手工、拍视频、发抖音、做VR、DIY,让文物“动”起来。同时,推出了“云观滁博”线上文物系列展览,介绍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造型工艺、材质用途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清明节主题社教活动)

文明服务 再塑城市文明新风

多措并举,推进文明建设。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博物馆成为窗口名片,滁州市博物馆大力推进文明建设,加强宣传、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接待水平、丰富活动类型等,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同时,组建、招募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流动博物馆”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将馆藏文物展板、生肖展板以及结合当下临展、文明创建、宪法法律等活动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讲解员口述展板文物的方式将文物展览及科普知识带进校园、社区、工地、军营。此外“流动博物馆”还走进乡镇中心学校给留守儿童送去文物知识和关爱,“流动博物馆”系列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也荣获滁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大赛优秀项目。

(走进学校、社区开展“迎新春送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博物馆中秋奇妙夜”场馆夜间向游客开放,志愿者为游客介绍活动内容)

发挥优势,弘扬传统文化。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化建设,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承载的功能从传统的文物收藏、保存等功能,扩展到展览展示、教育等诸多方面。博物馆帮助青少年认识文物与文物之间、文物与地域之间、文物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并在认识的过程中得以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各地的地域文明,滁州博物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文化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打造了系列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作用,依托场馆开展了“博乐园”“我们的节日”“滁博宝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小小讲解员”等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传播阵地。

(“博物馆中秋奇妙夜”游客猜灯谜)

(抗疫医护人员子女专场-非遗剪纸宣教活动)

开馆以来,博物馆先后举办《家山如画—“新安画派”精典回顾展》《岸芷汀兰—台北故宫经典书画复本展》《第六届中国农民歌会--全国民间剪纸艺术展》《汪刃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等主题摄影图片展,这些展览涉及到剪纸、拓片、碑刻、民俗、绘画等传统文化类型,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欣赏传统文化之美,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增加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滁州博物馆与滁州当地中小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合作,举办与青少年相关的主题展览活动,例如《以纸抵心——水木2020年暑期儿童创意作品展》《一个特别的中秋——艺旸专题绘画展》《迎国庆、颂中华青少年优秀书画作品展》等,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吸引了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喜欢博物馆,拓展了“教育”的范畴和空间,让博物馆逐渐成为了全新的课外教育平台。

(喜迎新春 美哉琅琊—琅琊区中小学师生美术作品汇报展)

拓展教育 引领城市学习新风尚

开展馆校共建,打造德育、智育、美育的第二课。滁州市博物馆作为滁州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在传播地域历史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大学生们在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方面的提高打造适当的平台,为此滁州市博物馆与实验小学、职业技术学院、第四中学签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德育基地”共建协议书并授牌,与其他院校的共建工作也在有序协商中,未来也将挖掘和利用更多博物馆资源来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

(滁州市博物馆与滁州市实验小学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联合滁州市实验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发挥“互联网+展览”,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了进一步发挥馆藏文物的教育功能,滁州市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依托,在对馆藏文物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云观滁博系列精品文物鉴赏文章》,通过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向外发布。2020年,共发表了《清康熙山水诗文大将军罐篇》《汉铜甗篇》《元代青花梅纹长颈瓶篇》《唐代寿州窑黄釉瓷枕篇》等10个系列,24篇文章。此外,选取了馆藏的一级、二级、三级10件精品文物,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这些精品文物的发展演变、制造工艺、外在器型、实际用途,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文物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观众们听。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纪录者,是当代社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滁州市博物馆在社会进程中、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自身功能,通过展览展示、旅游观赏、免费开放、主动服务,已经成为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构筑起一座来自几千年历史沉淀,却始终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3-24 17:27:36 水清了,民富了,这才是“双赢”
水清了,民富了,这才是“双赢”
水清了,民富了,这才是“双赢”[详细]
2021-03-24 17:25:57 中国援助的第二批新冠疫苗运抵马尼拉
中国援助的第二批新冠疫苗运抵马尼拉 菲律宾政府官员感谢中国再次援助
中国援助的第二批新冠疫苗运抵马尼拉 菲律宾政府官员感谢中国再次援助[详细]
2021-03-24 09:28:39 “大包干” 开启农村改革序幕
“大包干” 开启农村改革序幕
据《光明日报》报道 3月23日,光明日报第6版推出整版报道《大包干开启农村改革序幕》《红手印见证中国改革的一声惊...[详细]
2021-03-24 09:28:23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安徽举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安徽举行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3月23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长冷溶...[详细]
2021-03-24 17:37:14 张祥安许继伟会见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会长
3月23日下午,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许继伟亲切会见了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会长孙莲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详细]
2021-03-24 17:29:32 滁州市博物馆立足本土当好城市文化代言
滁州市博物馆立足本土当好城市文化代言人
融历史与自然为一体的滁州市博物馆坐落于城南新区,兼具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皖东地区最大综合性博物馆。[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