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泾县黄村镇九义村有这样一位倔强的六旬老人,面对困难,他用并不高大的身材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希望,用并不有力的双手,开辟出了一条脱贫路,顺利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67岁的张金水是泾县黄村镇九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年前经历丧妻之痛后,他还要照顾肢体残疾的母亲与多重残疾的弟弟,家庭困难,还欠了不少外债,2014年7月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成为贫困户后,张金水自强自立,不等不靠,认为贫困户不光荣,他决心要靠双手改变家庭现状。在政策扶持、帮扶联系人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通过自家16余亩农田的水稻种植,张金水一家三口也于2016年12月如期脱贫。
张金水一家的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但在2018年,这个六旬老人又经历了一次天人永隔,他的母亲去世了,只留下了多重残疾的弟弟,这时的张金水更加下定决心,要靠自己让弟弟的生活好起来,富起来。了解到张金水的想法后,帮扶干部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同时,多次和张金水探讨增收途径。后来在帮扶干部和镇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的鼓励和帮助下,张金水流转耕地扩大种植规模,但对大面积种植没什么经验,于是他经常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从种子品种选择到种子的培育,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每个步骤都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技术员,到了2019年,他种植规模发展到了51.7亩,一年家庭总纯收入达到43398.97元。但张金水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持续增加收入,2020年开始发展西瓜种植,自产自销。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张金水的种植业逐渐走上了规模化,走上了正轨。
从无到有,张金水靠着朴实勤劳的本质,用自己的双手开辟出了“脱贫路”,他拍着胸脯说:“有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劲儿,我不相信闯不出致富路!”
章丽娟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