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泾县昌桥乡: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20-12-17 12:35:5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12月,冬日的天黑得一天比一天早。比起往年,家住宣城市泾县昌桥乡新桥村湖冲铺组的汪飞林大爷却觉得走夜路要安全多了。

“今年,新路灯设置到家门口了,原先夜晚走路伸手不见五指,担心摔着、碰着,还有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抹黑了。”泾县昌桥乡新桥村汪飞林逢人就夸。“这冬天天黑的早,路灯早早亮了,咱湖冲铺组百姓,回家晚点也不怕。”

汪飞林今年年过七旬,是新桥村湖冲铺组的村民,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老伴儿朱海桃瘫痪多年,只能勉强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儿媳远在外地务工,为了将路费也节约下来补贴家用,唯有春节才回家探亲;未成年的孙子就留在了汪飞林老人身边。一边是瘫痪在床的老伴儿,一边是还在就读中学的孙子,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忙农活、为孙子送换洗衣服送东西,一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汪飞林老人身上,农忙的时候,往往要起早摸黑,由于家门口没有路灯,汪飞林多年来都是随身携带手电筒。可随着年纪增长,视力减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很难照远,老人家走夜路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摔跤。汪飞林没有想到,在新桥村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规划会议上,他的困难被列为会议讨论的议程。

原来湖冲铺组是2019年“一事一议”村庄整治示范村,2019年下半年工程启动,2020年3月10日该项目拟定新建路灯。就在新桥村“两委”统计路灯安装数量时,汪飞林的帮扶联系人方芳在会议上提到了汪飞林老人的困难。该村书记王雨田在会上提议,在路灯安装时,尽可能照顾附近贫困户的实际需要。会议参考汪飞林家的特殊情况完善了方案,在该村向上级如实汇报后,得到了县财政局、昌桥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很快,本着“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群众受益”的原则,新桥村督促施工队加派人手,加快工程进度,扎实做好路灯电杆底部开挖、混凝土浇灌及立杆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终于在3月18日完工并为湖冲铺组湖冲路通电,此次新桥村湖冲铺组共安装路灯22盏,共140余户500多人受益。这一盏盏灯火,点亮了乡村寂静的夜,成为村民们眼中靓丽的夜景。

与汪飞林有同样经历的,还有昌桥乡新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姚福有。姚福有今年72岁,下决心要脱贫致富的他在村干部和扶贫队的帮助下,搞起了鸡鸭养殖。由于姚福有住址偏僻,近年来农特产品的销售都是劳烦村干部和扶贫队免费代销的,“代货员”们经常来往奔波在姚福有家附近的这条山路上,由于道路狭窄,而鸡蛋鸭蛋都是易碎品,在开车需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在弯道时更需要谨慎小心, 不仅辛苦,产品破损的风险也不小。

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正在姚福有发愁时,为了改善交通,让群众出行更便利,让企业、扶贫产业园区物资运输道路更通畅,昌桥乡2020年启动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对全乡11条农村道路进行路面拓宽、加固,总计6.41公里,大多地处偏僻难行的村民组。在工程启动后,昌桥乡交通站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力争把道路扩面延伸工程打造成农民的致富公路。在该工程完成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能力提升,该乡的扶贫产业园区及十几家中小企业也从中受益。​

新垅村考虑到姚福有的特殊情况,在道路扩面延伸工程规划时也将姚福有所在的村民组纳入,姚福有也因此受益。以前每逢阴雨天气,老人家就主动打电话,让大家不要上门拿货,“以前路不好走,下雨天,风险也大,钱可以少赚,安全第一”。如今,姚福有高兴地对上门取货的扶贫干部们说:“以后路好走了,你们也轻松一点。没事的时候,欢迎多来我家玩玩。”

不仅仅姚福有的鸡蛋销路更畅通了,全乡的3万农民也因此受益。据了解,5年来,昌桥乡共实施到村产业项目38个,投入资金992.4万元,到村基础设施项目56个,投入资金975.9万元。持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用水、用电、道路、通信、住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改善了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做好脱贫攻坚的同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全乡群众都受益,让他们享受新的高质量生活。

胡莲红 唐伟 张濛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