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泾县,在蜿蜒交错的乡路上,在贫困群众的屋子里,无论刮风下雨,人们总能看到他们在田间地头穿梭忙碌的熟悉身影。他们走村串户,耐心倾听百姓声音,用心记下村民们的每一个诉求,来回协调沟通,设身处地地帮助大家解决难题……他们是扶贫队长,是链接百姓的桥梁。
57岁的后晓健,于19年12月到新渡村任扶贫队长。自驻村那天起,他就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真情融入、真诚交流、真心付出。默默许下心愿,一定要让新渡村早日实现脱贫奔小康。“退役不褪色,扶贫战线续新篇”是他的座右铭。
56岁的查六平,于19年3月到丁桥村任扶贫队长。贫困户再小的事情,查六平都放在心上。他为人谦和,平时话不多,对工作认真负责,把责任看得很重。“诚信做人,精细做事”是他的座右铭。
55岁的张翠琴,于18年6月到后山村任扶贫队长,也是丁家桥镇唯一的女扶贫队长。在后山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她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因工作艰苦而讲条件,在扶贫岗位上做出了积极贡献。“老牛自治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是她的座右铭。
54岁的胡厚欢,于18年6月到小岭村任扶贫队长。他在小岭村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小岭村群众当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良好的口碑。在他的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小岭村脱贫攻坚事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无欲则刚,清新自乐”是他的座右铭。
51岁的徐敏,于18年6月到官庄村任扶贫队长。听群众声音、帮群众解难、让群众满意,这是徐敏工作的初衷。“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你是坐骑还是骑手。”是他的座右铭。
39岁的卫敏,于18年6月到李园村任扶贫队长。他在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时,特别注重精神引导,关注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注重培养他们“自强、诚信、感恩”的意识。“软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勇敢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座右铭。
他们坚守初心使命,严格要求自己,俯下身子,踏实工作,为扶贫工作做出贡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们仍在不懈奔走,带着百姓的期盼让一项项暖心的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民众。
董敏慧 张紫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