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泾县榔桥镇马渡村,村民谁家衣服要是破了,第一反应就是去村头的朱大娘家缝补。“朱大娘是我们村最信赖的裁缝,手艺精湛,价格公道,我们一直在她那儿缝补衣服!”
朱素华是榔桥镇马渡村红旗组脱贫户,今年已是84岁的高龄,其独子于上世纪90年代因意外事故去世,老伴于2018年去世。面临生活的考验,朱大娘没有等、没有靠,在村两委的支持鼓励下,朱大娘捡起了缝纫的老手艺,现在依靠缝补衣服每年可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
“我如今独自生活,之前生活来源主要是养孙给的赡养费。我年轻的时候学过缝纫手艺,如今开设缝纫店,也算是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改善生活。我为乡亲们缝缝补补,和他们唠唠家常,生活啊也变得充实有趣起来。我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也减轻了我养孙的负担,心里也好受不少!”朱素华望着缝纫台上自己布满老茧的双手,会心地微笑着。
此时朱大娘飞速地运转着缝纫机,破旧的衣服在她一针一线的牵引下变得线脚平整。朱素华的缝纫店,不仅仅是马渡村便民的服务驿站,也是一位耄耋老人不惧命运考验、当下贫困户自强不息的脱贫风景线!
江晨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