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的猕猴桃又有了收成,这才第三个年头,将来的收入还会不断增加,日子会越来越好。”现年56岁的王丹桂,家住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20年前在企业务工,因操作机器时不慎被切断了左手四个指头,之后失业在家,由于左手残疾不便干农活,陷入贫困,2014年,他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生活靠政府救济,王丹桂心有不甘,总想自己勤劳脱贫。2016年春天,当驻村扶贫工作队上门入户征求意见时,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经过商讨,村里决定给他量身定制,帮助他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由于没有技术,帮扶干部就多次安排种植猕猴桃经验丰富的“高手”到他家来,手把手地传授猕猴桃种植技术。通过学习,当年他就在自家屋后建起了约1亩的猕猴桃棚架,经过精心管护,猕猴桃有了最初的收获,虽未到盛产期,但也有1700元的收入。
除了发展猕猴桃,王丹桂还通过产业奖补资金2800元,养殖了200羽土鸡,种植1亩西瓜,入股灵山西瓜合作社……2020年,王丹桂仅猕猴桃、土鸡、西瓜等产业收入达1.5万元。如今,他克服身体残疾,靠着发展产业,逐渐实现了脱贫,成了当地勤劳致富的典型。 (闫艳 王毅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