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今年以来,淮南市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党工委以“党务、业务、服务”三融合理念为先导,实施宫集村“红色文化之家”品牌升级工程,通过特色化打造、综合性支持、立体化运作,有力推动系统党务、红色文化、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坚持高标准打造,扮靓美丽乡村。经开区社会发展局以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按照“一站两室三中心一广场”总体布局,科学设置宫集村红色文化之家阵地功能。“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室”,即党群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三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一广场”,即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同时严格按照有党徽、有党旗、有国旗、有标识、有党史主题墙、有红色文化元素、有信息共享设备等“七有”标准统一规划设计。升级后,整个文化之家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设立有13个功能室,包含亲子互动、休闲娱乐、医疗义诊等多项服务资源。
创新宣传方式,凝聚思想共识。为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宫集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策划主讲专题党课,因人制宜推进全员培训,引导党员灵活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学习群等线上载体,开展线上微讨论、理论微竞赛等。包村干部联同宫集村党支部主动同村民展开家常式沟通,以乡村“土话”去聊党史、村志,生动阐明红色文化之家的建设重要性及意义,激发村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善用红色资源,做精红色教育。文化广场上,党建风采展示、村规民约、精神文明建设等图文内容经过巧妙串联,瞬间成为一条村民触目可见的“红色文化长廊”。二楼的农家书屋开启“红色+书香”模式,定期举办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四点半亲子阅读课堂”等阅读分享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快乐读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远教大屏幕摇身一变,成了村级“远教影院”,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群众看红片、唱红歌,配上最新安装的红色喇叭,每天红色故事、惠农政策等热门信息滚动播放。
坚持主动认领,做实文化服务。以“党建+文化活动”为抓手,基层党支部成功搭建乡村大舞台,党员先后认领指导了欢庆锣鼓队、舞蹈队等特色表演队,周期性开展广场舞比赛、篮球赛等文体竞技活动,经常性组织书画、棋牌活动,同时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好邻居、好婿媳和寻找“最美家庭”等系列评比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类似端午节包粽子等主题特色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送戏进万村品牌活动。
强化权益保障,惠民便民利民。立足村居管委会业务实际,文化之家一方面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全面开展民政社保、综治司法等便民服务,另一方面分类打造理论宣讲队、司法调解队、文艺演出队、五老人员队、环境卫生队五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理论宣讲、信访调解、环境整治等主题志愿活动。此外,围绕扶老助残,还特别开设了村级养老服务站和残疾人服务站,为失能失智老年人贴心提供短期托养及助餐助浴服务。
在经历由探索到完善、由雏形到系统的创建过程后,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初见成效,一个运转有序、特色突出、成效明显的宫集村红色文化之家落成。未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将继续做强党建品牌、做精文化建设,持续发光发热,服务群众温暖群众。
朱洪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