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化解社会矛盾,增强检察机关办案的透明度,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6月3日上午,淮南市大通区检察院对李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案召开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
听证会上,承办人对该案犯罪事实、法律适用及拟不起诉的理由做了全面介绍和说明。2019年4月,李某与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承包本市一工地的木工工程,期间双方产生纠纷,该劳务公司未能全额支付工程款,致使李某无力支付百余名工人共计49万余元的工资款。后因多次协商无果,李某遂前往外省打工,手机无法取得联系。2019年底,工人代表赵某、程某某等人向农民工维权中心进行投诉,随后该劳务公司支付了工程款35万余元,人社部门责令李某限期支付剩余工资款,但李某一直未支付,人社部门遂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立案后,李某将剩余工资款支付完毕,受害工人在结清工资款后均对李某表示了谅解。李某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但鉴于李某系初犯,偶犯,归案后认罪态度良好,自愿认罪认罚,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故检察机关建议对其做相对不起诉处理。
关于案件拟处理情况,大通区检察院公开听取了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辩护人、被害人代表、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公安机关代表简要介绍了该案的立案经过,认同检察机关拟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和理由。犯罪嫌疑人李某表示已深刻认识到错误,以后一定会遵纪守法,并恳求检察机关给予其机会重新做人。受邀的人社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致同意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对检察机关召开听证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此次检察机关通过公开听证,既彰显了司法公开公正,给予了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又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展现出的检察机关应有的担当和智慧。此次开展的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是大通区检察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充分运用检察机关不起诉权,主动提高检务公开透明度的又一次尝试。今后,该院将继续贯彻落实案件公开听证审查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毕如悦 赵以农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