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更好地应对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淮南市毛集实验区采取多项措施,全力确保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压实责任统筹协调。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包保责任制,将禁烧任务细化到田、责任到人,区领导包镇、包村,镇领导包村、包合作社,村干部包机、包片,区直单位包帮扶联系点。环保部门统筹协调,农业部门抓秸秆综合利用,城管、交通部门加强道路安全管理,严禁在城区道路上打场晒粮,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管控源头筑牢防线。严格执行农作物收割机械准入制度,确保收割机械全部配备秸秆粉碎或打捆相关设备,全面实行 10 厘米以下低茬收割。村委会与农户签订禁烧承诺书,对农作物已收割,秸秆未及时粉碎还田的,组织人员帮助农户清运秸秆,确保不留隐患。
三是加大巡查重点监控。实行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制度。各镇村在禁烧重点时段 24 小时值班,包田责任人24 小时驻守田地。针对雨前、傍晚、夜间等重点时段巡查,严防“第一把火”,强化镇与镇、村与村交界田块督查巡查,不留死角和空白。运用500多个高清探头进行监控,建立立体化监控网络。
四是加强督查严肃问责。纪监委、督查考核办、农业、环保等部门开展督查,定期通报,对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禁烧工作不力的,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朱京琳 付菊蝶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