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淮南市八公山区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建立和深化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联动机制,按照宣传在先、堵疏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宣传教育、增设车位、依法管理、严管重罚等手段,积极推进违法停车联合执法工作,推进静态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和市容市貌。
以科学化为前提,增加车位供给,力求车辆有位停放
在城区停车需求大路段“见缝插针”增划停车泊位。2019年以来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标线总长19000米,向街巷支路、小区开放道路、开放小区单元之间空隙延伸,将停车位“开辟”到居民家门口,做到“能划则划”、“应划尽划”。同步设置非机动车停车标志446个、停车方向指示标识622个。城管、镇、街道等部门,协调督促临街机关全天或分时段开放停车泊位,全天候或分时段向社会开放机动车泊位2000余个,拓展车辆停放“容身所”。联合拖移长期占据公共车位“僵尸车”10台,清理取缔擅自设置车位锁、隔离墩等非法侵占停车泊位34处,确保发挥出停车泊位的效能。针对道路路牙石高不方便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的情况,城管部门加强实地调研,开全市之先河,在丁山路、商业街等路段分段修建106处非机动车停车斜坡,有效解决了停车“最后一公里”。因其方便实用功能被广大市民称之为“便民坡”。
以规范化为基准,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车辆规范停放
采取设置宣传点定点宣传、执法车辆巡回宣传、送发宣传资料宣传、电子门楣滚动播放标语宣传等多种方式,持续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开展车辆静态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升市民文明停车意识和法律素养。坚持宣传劝导在先,2019年以来送发《致广大驾驶员朋友一封信》、《静态交通秩序整治月通告》7000份,在沿路设立文明停车提醒牌、停车指引导向牌500余处。城管执法人员、文明劝导员、街道社区志愿者加强对商业大街、菜市场周边、学校周边、小区出入口周边、商超周边等重点区域车辆停放疏导,引导车辆进入划定停车区域内有序停放,张贴《温馨提示卡》2400余份,规范劝离乱停放车辆2600余辆次,确保达到车型相符、同向停放、摆放整齐、不占压标线的基准,鼓励劝导各类车辆短时间停放,提升停车位利用率。
以法治化为保障,实施管罚并重,严查车辆随意停放
经实地勘验,城管部门分批在二通道、蔡新路、建北路、八公山路等主干道及部分重要支路全路段设置停车隔离设施,沿路安装隔离栏534个、隔离桩454个,落实隔离设施维修维护机制,有效解决了机动车占人行道停放的问题。城管、交警、交通组建联合执法队伍,每日全区域机动与城管辖区中队分片区动态拍摄违停相结合,从时间和空间上减少停车管理盲区。该区组织交警、城管、交通、消防、镇(街道)、住建(房产)等多部门,高密度、严标准、大规模地开展小区车辆乱停乱放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自去年5月份开展静态交通整治月行动开展以来,城管部门牵头开启“全城拖车”模式,拖移非机动车180多辆(次),形成强有力震慑。2019年以来城管部门拍照处罚乱停放机动车辆592辆次,罚款59200元,移交交警部门处罚1035辆次,拖移乱停放车辆240余台辆,处罚、移交数量均创新高,停车秩序得到不断优化,一些重点路段、区域乱停乱放易发生、交通秩序易混乱问题得到了根本扭转,特别是商业街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凸显亮点。
黄猛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