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日前,从肥东县民政局低保中心获悉,根据合肥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保障标准的通知》文件要求,从2020年7月份起,县级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从上年的户月人均602元提高到户月人均646元,增幅从3.9%提升至7.3%,提升了3.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全县在册城乡低保对象1.72万户2.89万人,已累计保障19.83万人次,发放城乡低保金10657.83万元。
为了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等社会“兜底”救助对象保障有序推进,全面夯实精准脱贫,将兜底保障进行到底,自6月初开始,肥东县民政局在全县20个乡镇(园区)全面实施了低保年度复核,发挥低保核对大数据平台作用,加大核对工作力度,对接公安、人社、住房、税务、民政等数据信息,开展申请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进行信息核对工作。截至6月底,共实施信息核查0.34万户1.24万人次的申请低保救助,发布预警信息3462条,动态调整低保对象290户595人。与县扶贫办建立信息对接机制,定期做好低保数据和扶贫数据动态信息衔接,做到低保对象信息及扶贫人口信息底数清、家底明。6月份,全县有39户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和20名重残扶贫对象被纳入低保兜底保障,扶贫施策快速联动信息对接作用发挥巨大。
今年来,针对疫情防控特定因素,县民政局紧紧围绕民生工程为切入点,不断强化低保动态管理,落实定期核查、信息公开和长期末端公示制度,把“准星”对焦对准脱贫对象,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申请救助核准及时办理,低保资金在阳光下安全运行。“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收宫年,我们对脱贫攻坚民政兜底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文件,实现分类保障、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给予减退期,期满后如已实现收入稳定脱贫的对象,按程序退出低保保障,杜绝返贫现象出现。同时加大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力度。”县民政局低保中心负责人汪顺说。
(梁勇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