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人社局聚焦4个行蓄洪区受灾情影响346名就业转失业贫困劳动力和50个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减少用工的贫困劳动力180人,以“政策领航、精准帮扶、督导促进”为抓手,让当地贫困劳动力主动“动起来”、腰包“鼓起来”。
政策领航。研究出台《阜阳市沿淮行蓄洪区受灾贫困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方案》《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复产带贫行动方案》,从强化就业服务、创新就业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兜牢就业底线等方面,送上政策“大礼包”,进一步降低行蓄洪区政策门槛,提高补贴标准,激发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就业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保障就业转失业、就业不稳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精准帮扶。深入企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搜集印发222家企业、7318个岗位信息、3万余册《沿淮行蓄洪区贫困户及边缘户劳动力就业指南》,“送岗上门”帮扶15人上岗就业;开发巡堤值守、治安维护、卫生防疫、物资运输等临时公益性岗位,安置3382名贫困劳动力协助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按白天不低于100元/天、夜间不低于120元/天的标准发放补贴;对汛期仍坚持到扶贫车间、扶贫基地正常工作,以及经帮扶前往沿淮行蓄洪区外工作且无法正常回家居住的221人贫困劳动力,每天给予20元交通补助和30元误餐补助,发放22.1万元。8月4日起,先后在王家坝、曹集、郜台乡举办“蒙洼行蓄洪区专场受灾群众招聘会”,组织22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303个,并与肥西县开展劳务对接,组织19家企业到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110个。招聘会期间,发放《沿淮行蓄洪区贫困户及边缘户劳动力就业指南》400余册,达成就业意向42人。
督导促进。阜阳市人社局成立2个督导组,对颍上县、阜南县就业帮扶工作开展督导,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清单,协调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困难。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优化各项补贴补助资金的申领程序、审核办法和拨付方式,加快资金审核拨付进度,确保各项政策及时兑现。按照“一日一统计、一周一调度”的工作要求,每天摸底统计贫困劳动力就业安置、扶贫车间(基地)复产带贫等情况,及时跟进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动态清零”。
(陈晓东)